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黄浦区加强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建立了由29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科普团队。近日,由黄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黄浦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黄浦区健康促进中心承办,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协办的“科普引领,医路向前”系列科普栏目,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
本次邀请的专家是上海市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主任缪红,她将与我们科普如何在享受春日美好的同时,有效预防流感,保持身体健康,并提醒广大市民通过调整作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悦等养生方法,增强自身免疫力,有效对抗流感病毒的侵袭。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相比于冬天的萧瑟与寒冷,春天带来的是生机与活力、万物复苏,大自然也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空气湿度也有所增加,在带来绿绿的嫩枝的同时也给流感病毒创造了生长蔓延的机会。对于流感高发季,该如何做好春季养生,养生对于预防流感又有何帮助呢?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鉴于古人的养生之法,反观当代人群的生活作息、饮食以及近几年流感肆虐的社会现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第一,在起居作息时间方面,我们应“因时制宜”,及时调整作息,晚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阳气的生发。相比于“冬藏”,春天是推陈出新的季节,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散步、慢跑、太极、八段锦等,让身体本身去多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与魅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春季养生
第二,在饮食方面,根据五行之说,春季属木,与肝相应。又《黄帝内经》曰:“肝属木,主青色,青色入肝经”。春季,可多摄入当季新鲜蔬菜,如:芹菜、西兰花、菠菜、茼蒿、芦笋、韭菜、小白菜、上海青等青色的食物,可助肝气疏通,滋养肝血;应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甘味食物,以滋养阳气,健脾益气,如:南枣、山药、蜂蜜、南瓜等,且具有护肝养肝之效;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豆制品、牛肉等,来满足春节新陈代谢的需要;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如橄榄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等,以提供能量并保护肝脏。
养生之道
春气之应
第三,在精神情志方面,则要保持心情愉悦,中医理论中强调:“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春季养生最忌讳的就是暴躁易怒,动肝火,应培养乐观、开朗、宽容、放松的健康行为模式和品性。
除了做到以上三点以增强自身免疫来抗衡病毒的侵入外,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时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勤洗手,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之一。
春季养生,还应遵循 “春捂”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对于颈部、腰部、双脚三个部位的保暖工作更要注重,以防“倒春寒”的天气变化导致素体受寒而引起的不适。
推荐膳食
1.猪肝粥
用料:大米100克、猪肝 100克。
制法:将大米放入砂锅中炖煮,八成熟后加入猪肝,最后加入适量调味品。
功效:补肝养血、清热明目。
2.羊肚菌炖蛋
用料:羊肚菌5-10个(根据大小调整),鸡蛋3-4个,适量调味品。
制法:洗净新鲜羊肚菌备用;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许盐调味,打散,加入与鸡蛋液等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将羊肚菌放入蛋液中,包上保鲜膜,扎小孔,蒸10-15分钟。出锅后,撒上葱花或香菜等,淋上少许酱油即可。
功效:增加免疫、健脑益智、促进消化、改善睡眠、滋补强身。
3.甘菊枸杞茶
用料:甘菊7朵,枸杞适量。
制法:用开水冲服。
功效: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泻火、养阴明目。
饮食注意事项
1.油炸食物,如炸鸡、烧烤等。春季脾胃功能较弱,油腻食物易导致湿热内生,阻碍阳气升发。
2.寒凉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冷饮、冰饮料等。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不利于春季“温补升阳”的需求。
3.辛辣食物,如白酒、辣椒等。少量辛味可助阳气发散,但过量会引发肝火过旺,导致口干舌燥、失眠等问题。
4.发物,如海鲜、羊肉等。春季是过敏高发季,部分“发物”可能诱发湿疹、哮喘等过敏反应。
5.高糖食物,如甜点、饮料等。过多糖分易生痰湿,加重春困、乏力等症状。
6.腌制品,如咸肉、腊肠等。咸味入肾,过量易抑制肝气疏泄,且增加肾脏负担。
春季养生防流感,其实本质上就是顺应天时的自我调节。我们需要从作息、运动、饮食、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才能有效地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张姗
制图 / 蔡嵩麟
图片 / 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