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2月20日电 (记者李蕊)记者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十四五”以来,山东累计完成治理2.37万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率由“十三五”末的31.7%提高到67%,消除了1428处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山东连续4年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优先完成黄河干流、大汶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等重点区域治理,中心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等5类重点村庄治理比例达78%。2024年,山东探索多种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资源化利用模式,全年新增清洁水源8000余万吨,用于绿化、灌溉,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山东还出台《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建立运维机制,推动“河长制”向已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延伸,连续3年开展常态化暗查。“我们将常态化排查整治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梯次延伸美丽乡村覆盖面,实现‘单村美’变成‘区域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1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