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5期】


每一代中国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哪吒,今年上映的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引领国漫再创辉煌,不俗成绩的背后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也包含着无数份对公平正义的期许。2月18日,汝城县检察院组织干警集中观看该部影片。影片中哪吒身上所展现“秉正义、不服输、有担当”的精神特质,激起了大家对新时代检察人员职责使命的广泛热议。现在,就跟着笔者一同看看我院干警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

以法治之光守护成长,以母爱之柔滋养心灵 —— 一位检察官母亲的视角

作为基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哪吒2》带给我的震撼远超其视觉与叙事的表象。影片中,哪吒与无量仙翁的对抗不仅是神话世界的正邪较量,更折射出法治与人性的深刻命题。从检察职业的理性审视到母亲视角的情感共鸣,这部电影让我在双重身份中找到了交汇点——如何在守护社会正义的同时,以爱与智慧培育下一代的成长。

01

检察官视角:从神话到现实的法治启示

影片中,无量仙翁的“罪行”为检察工作提供了生动的警示教材。他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神话世界的“天道”,更触犯了现实社会的法律底线。无量仙翁作为“公职人员”,以炼丹之名行残害妖族之实,将职权异化为谋私工具,电影中的天元鼎炼化场景,恰似权力失控的隐喻。这让我联想到现实中少数公职人员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检察工作的核心之一便是监督权力运行,唯有通过巡察、司法监督等制度设计,才能避免“丹火”焚尽公平正义。

无量仙翁将龙族、哪吒一家囚禁于天元鼎,甚至以申正道性命威胁申公豹,这让我反思基层办案中常见的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案件。作为检察官,需以“敏锐洞察”穿透表象,如电影中巡察人员般“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同时以“深入调查”还原真相,避免冤假错案。


02

母亲视角:家庭教育中的“不贴标签”与“接纳成长”

哪吒的成长轨迹,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深刻启示。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正是父母以爱为引导、以信任为支撑的结果。家庭教育中,需要打破标签,尊重个性。哪吒曾被贴上“魔丸”标签,但母亲殷夫人始终以“是仙是魔都是娘的儿”的无条件包容,为他保留了自我重塑的空间。现实中,许多孩子因学业压力或行为偏差被贴上负面标签,而父母需像殷夫人一样,以包容代替指责,帮助孩子“接纳自身局限,发掘闪光点”。

此外,亲情纽带与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哪吒与敖丙的友情、李靖夫妇的牺牲,展现了亲情与友情的双向救赎。这提醒我们,家庭教育不应是单向说教,而需通过共同经历与情感共鸣建立信任。当孩子面临挫折时,父母不妨像太乙真人般以智慧引导,而非强行干预,让孩子在试错中成长。


03

双重视角的融合:法治与母爱的共通使命

影片结尾,哪吒与敖丙携手对抗天劫的场景,象征着正义与人性之光的胜利。这让我想到检察工作与家庭教育的共同目标——守护生命的尊严与社会的未来。法治是底线,教育是根基。无量仙翁的堕落警示我们:若失去法治约束,权力与欲望将吞噬人性;而若缺乏家庭的情感滋养,个体则易陷入迷茫。作为检察官,需以法律捍卫公平;作为母亲,需以爱培育孩子的道德自觉。同时,我们需要在“我命由我”与“法护众生”中找寻平衡。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固然可贵,但影片也通过无量仙翁的结局表明:个体的“逆天改命”需以不侵害他人权益为前提。这正是法治社会的核心——在自由与责任间找到平衡。

《哪吒2》于我,既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反思。它让我更坚定地相信:唯有以法治之光驱散黑暗,以母爱之柔滋养心灵,才能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明辨是非、坚守正义的“英雄”。正如电影所呼吁的“遵纪守法才是真正的‘神仙操作’”,而这份“操作”的密码,藏在每一份起诉书的严谨中,也藏在每一次与孩子对话的温柔里。

作者:欧阳丹

编辑:刘泉极

一审:周 杰 二审:欧阳介 三审:罗 敏

汝城县人民检察院新媒体工作室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