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一种沉淀
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
带着历史的芬芳
家风是一种传承
如暖意春风拂过呼伦贝尔市大地
好的家风
是沉淀在骨骼里的品格
更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赋予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好家风,是最好的“不动产”,是党风政风社风的“压舱石”。近期,呼伦贝尔妇联【线上家风馆】将集中展示祖国北疆呼伦贝尔92万家庭中优秀家庭代表的故事,让我们从独具特色的家风故事中,汲取向上向善的“营养液”,守正创新共同推动呼伦贝尔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家风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
照亮着每一代人的心灵港湾
从家出发
让我们共绘和谐美好的呼伦贝尔家风新画卷
他们是旗鼓相当的“同袍战友”,他们是比肩而立的“蓝焰英雄”,他们是消防战线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也是相濡以沫的“最美家庭”。
他们是一对消防指战员夫妇。相识11年间,他们亲历了消防救援队伍的改革,从“橄榄绿”相识,在“火焰蓝”相守。妻子赵雪琪在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丈夫包云鹏在海拉尔区陈巴尔虎路消防救援站任政治指导员,身处基层一线24小时备勤的他常常在单位值班值守,“警铃响、我必到”是他的工作守则。同你最亲密、最贴心的人为了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梦想共同奋斗是包云鹏、赵雪琪眼中顶级的浪漫。为了守护万家灯火平安,他们虽然身处同一个系统、同一座城市,却常常一周只能见面1次。虽然夫妻二人常常不是你加班就是我执勤,结婚以来,丈夫包云鹏从未在家过一次年,但他们从无怨言。忙碌的工作拉开了夫妻二人的距离,却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
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矢志献身消防事业
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和熏陶,在部队营区长大的包云鹏从小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远大志向。18岁时毅然加入消防队伍,至今已在消防基层岗位工作15年。颇有缘分的是,妻子赵雪琪的爷爷和父亲也都是军人。三代从军,红色基因,家国情怀,早已深深镌刻在这个家庭的家风当中,这对年轻夫妻也继承了父辈们奉献、坚守、忠诚和担当的精神,相互鼓舞,相互支持。
伴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身处基层一线的包云鹏由于单位封闭管理无法回家,两人的结婚照一拖再拖,求婚计划也是一改再改。每当包云鹏焦躁难耐时,当时的未婚妻赵雪琪却安慰包云鹏:“没有关系,好事多磨,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长久久,你安心管理好队伍,出警注意安全。”
婚期迫在眉睫,本该忙于筹备婚礼事宜的包云鹏接到命令,连续参加在为期3个月的冰域、水域等救援培训。面对组织的信任和事业的需要,赵雪琪十分支持他的工作,独自主动承担起筹备婚礼的各项琐事,一个人试婚纱、一个人谈婚庆、一个人准备结婚伴手礼,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丈夫的工作,遇到家人和同事对婚事关切问候时,温柔贤淑的妻子替丈夫解释道:“他作为基层的指挥员多学些技能,在以后的灭火救援工作中不但能保护好自己和其他消防员,更可以救助更多的遇险群众。”结婚前一周,晒得“黑又亮”的包云鹏带着全国培训合格率不到50%的水域救援教练员资格证光荣回到家中,妻子只字不提背后的默默付出,却关心爱人的身体情况,夸赞丈夫的成绩与工作。
婚后,由于基层战备工作需要,作为一线指挥员的包云鹏需要以单位为家,与妻子赵雪琪也是聚少离多。家庭的琐事是妻子在默默操持,只为让辛苦训练、执勤在一线的老公能够专注事业,服务人民,以实际行动助力“五大任务”,为铸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贡献消防力量。
夫妻同心相互支持,履职路上比翼齐飞
包云鹏与妻子赵雪琪同在消防救援支队工作,又都在军人家庭中成长。因此他们特别能相互体谅彼此对事业的追求与奉献。作为基层指挥员,包云鹏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极少能专门抽出时间陪伴妻子,赵雪琪也始终坚守岗位,充当政工战线的排头兵,这使得他们新婚之后经常呈现聚少离多的状态;对此,他们毫无怨言,始终以父辈们奉献、坚守、忠诚和担当精神为榜样,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正是由于他们的彼此理解和相互包容,使他们从恋爱起就找到了工作和家庭的平衡之道。
包云鹏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4年里,参加救援处置600余次,救助群众百余人,挽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超过数百万元。先后参与“那吉林场火灾”、“毕拉河火灾”、“莫旗水库溃坝”等灭火救援工作,并多次荣获优秀基层干部、嘉奖。消防基层一线要长期执勤,丈夫包云鹏无法经常回家,新婚不久就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个小家的每一次相聚都忍不住交流工作心得,检讨各自的得失,提醒遗漏事项。靠着夫妻同心和双方家庭的鼓励,他们心无旁骛的投身工作,爱岗、敬业、奉献,双双在工作和事业上获得了进步,在履职路上实现了比翼齐飞。
星火点亮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受党多念培养与熏陶,这对夫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弘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坚持投身公益事业8年从未间断。包云鹏的公益之路始于2016年,当时他与战友们利用休假时间前往偏远山村旅行,亲眼目睹了那里因自然环境、历史遗留等原因陷入贫困的处境,特别是当地儿童食不果腹的窘境和渴望知识的期盼,令他心生怜悯,立志尽自己所能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一些帮助。归队后,包云鹏便组织发动同事亲友筹集衣物和书籍邮寄到贫困山区和老人们孩子手中。他的热心与行动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自发的开展起公益捐助活动。他们不仅把必要的生活物资送到需要之处,更是由此传递了爱与希望,让山区的老人和孩子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公益活动开展不久,赵雪琪便积极参与进来,夫妻二人还通过助力国家与社会爱心项目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2016年来,先后为云南省文山州、四川省冕宁县、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等贫困地区募捐衣物、书籍、玩具累计5547公斤,同时参与困境孤儿助养、关爱白血病儿童计划、银龄守护计划、授渔计划乡村助学等项目捐款400余次。这不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和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爱。在社会中弘扬“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激发了更多人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在社会中树立了楷模与榜样。
他们是夫妻,也是消防指战员,他们在用爱支撑起“小家”的同时,也用肩上的责任和担当,捍卫着“大家”的安宁。为了更多的夫妻能够平安相守,为了更多的家庭能够团圆,他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并且为了这个梦想,携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来 源:呼伦贝尔市妇联家儿部
编 辑:林 媛
编 审:娜布琴花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