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5年广州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对今年的各领域工作划出重点。

“报告振奋人心、提振信心、彰显决心,处处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报告。”广州市人大代表、花都区委书记邢翔表示,更加深刻感受到市委市政府胸怀“国之大者”、服务战略全局的责任担当;更加深刻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向上奋进发力、加速破局突围的志向锐气;更加深刻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坚持真抓实干、推动“二次创业”的坚定决心。

报告分别从战略平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12个方面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特别是其中提到的“推动北部增长极成形起势”“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推动空铁一体化建设”“谋划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规划建设大湾区北部商文旅体会展集聚区”“提升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等,都与花都密切相关。

邢翔表示,今年是极不寻常、极为关键的“大考之年”,花都将坚决围绕市委、市政府“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对标对表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激励全区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乘势而上,以“拼”的意识、“抢”的状态、“干”的作风,纵深推进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为广州经济大市挑大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智造立区

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

做大产业集群。聚力发展战略性产业,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示范园,全力支持东风日产纯电轿车N7如期上市、快卖好卖,推动马瑞利全球研发中心加快建设、采埃孚汽车电子工厂投产;高标准建设新型储能产业园,推动高景BC电池光伏组件产线、大湾区绿氢产业发展研究院研发产线全面投产,加快布局“源网荷储”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民航新质生产力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通航保障基地建设,壮大航空维修、航空货运等业态;依托华为(花都)工业互联网赋能和大模型创新中心,深入开展数智赋能美丽产业行动,推动超5000家中小企业用平台、促转型,打造“美丽经济”时尚金廊;全力支持仕天材料科技、蓝海机器人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华润智慧医药物流、启辰生生物医药等项目建设,大力培育产业新支柱。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具身智能、前沿新材料、细胞与基因等前沿领域,大力招引国内外领先企业、研发机构和团队在区内落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未来竞争新优势。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谋划打造临空数智港、花都国际时尚智港和大湾区北部会商文旅体展集聚区,推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会展、现代商贸、旅游休闲、专业服务5大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力,支持玉湖冷链、开域集团、佳都科技等企业发展壮大,打造零碳智慧物流园,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做强产业创新。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和大院大所合作,加快推动省科学院广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成立区级科技专项资金,探索“产业研究+成果转化+基金投资”一体化科技金融模式,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50家,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超100家,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210家。

做优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项目服务中心功能,深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推动产业用地项目审批事项“一窗受理”“五证联办”、重大项目“全程代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制定出台具身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一系列专项产业政策,在降低工业企业用地成本、支持产业用房分割登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30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大力引进培育一批高技能人才,全链条式优化产业生态格局。

坚持平台引领

在改革开放中赢得更多机遇

谋深谋实“南方枢纽”重大战略平台。持续开展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战略研究,积极推动南方枢纽与“黄金内湾”等省级战略规划相衔接、列入国家“十五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争取早日上升为省级和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加快推进广清永高铁、贵广高铁广宁联络线规划建设,谋划建设广州北站T4航站楼、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空侧专用轨道,构建世界级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做实做强“大交通、大物流、大智造、大会展、大商贸、大文旅”等核心功能,加快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量级,更好服务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做大做强花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功能平台。深化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管委会+市场化公司”管理运行模式,争取一批省、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和政策支持。统筹用好省、市新一轮外资奖励政策、跨国公司总部政策,推动设立多个政府引导产业基金,探索“限地价+竞技术”供地出让方式,力争全年新招引百亿级项目2个以上、十亿级项目20个以上、亿级项目100个以上。探索建立面向东盟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国际合作示范园区,推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

坚持头号力度

在“百千万工程”中走前列当示范

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赤坭镇“联城带村”、炭步镇“产城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区级统筹、镇街实施、示范引路、全面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抓实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以“国企+民企”合作模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流转。用好市出台的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

大力实施城市风貌品质提升行动。以迎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积极推进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周边和迎宾大道、空铁大道、花都大道等赛事交通保障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彰显国际枢纽门户形象。依托产业基础和空间优势,重点发展新雅、秀全湖、白云国际机场周边、广州北站周边四大片区,做强城市功能、焕新城市肌理、增添城市魅力。

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对“四沿”区域、典型镇等重点部位集中开展建筑外立面整治。大力推进全域“光伏+建筑”试点,着力打造绿色低碳乡村。完成典型镇全覆盖,高标准推进51个省定典型村培育创建,打造3个特色精品村,推动188个行政村全部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坚持党建赋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大抓基层、激活发展动能。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深化“花都极先锋”全域党建品牌创建,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高质量抓好新一轮村级组织换届。大力推动镇街“12+N”、扩权强镇和强镇扩权改革等重点工作,强化“镇街点菜、部门上菜”机制,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镇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强化正向激励、推动担当作为。树牢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导向,持续开展“揭榜挂帅”行动,深入实施“竞标争先10条”2.0版,在抓经济稳增长、谋改革促发展、保安全护稳定等重大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

敢于动真碰硬、营造良好生态。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完善“花企廉盟”运行机制,深化整治金融、国企、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巩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梦圆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花都”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