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4 日考研成绩即将揭晓,在这最后几天里,许多人内心惶恐不安。不过大家除了紧张之外,切不可忘记提前着手准备复试。毕竟时代已然不同,自 2025 年起,考研复试相较于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是,想必大家都已接到通知,考研复试的时间不再由各高校自行决定,而是统一规定。
此变化对大家而言是件好事,能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但同一时间准备复试和调剂,必然会比以往面临更多的挑战。
时代真的不同了,25年考研复试“重大变化”,难怪保研越来越火热
可以说,考研的变化表明当下时代在人才选拔方面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调整。以往的考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够人性化,虽说分为考研笔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增加了面试部分,但面试安排的时间参差不齐。
有些院校的面试时间过于靠后,致使学子错过宝贵的调剂时间,让他们别无选择。而且各个院校的复试安排各异,学子们准备起来颇为麻烦,还担忧潜在的潜规则。近两年来,各大院校的保研名额逐渐增多,同学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保研的赛道,这意味着考研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门槛也在逐步提升。
主要是因为出现了诸多变数。首先,部分高校的某些专业已开始取消复试的笔试环节,直接改为综合面试。在东北大学2025年的复试通知中,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大部分专业以及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大部分专业改为综合面试。
对于一面试就紧张的同学需多加注意,专业课的考察内容将以面试的形式呈现,总分也从220分提高到了260分。实际上,这愈发类似于保研对人才的要求,愈发注重个人的临场表现能力。
一些院校的部分专业并未取消原有的笔试环节,不过面试的权重仍在提升。如同考试淘汰机制,笔试与面试存在一定比例,今年有些专业该比例已增长至5.5 : 4.5。以去年东北大学的信息与工程专业为例,笔试分数为80分,综合面试分数为180分,占比为3 : 7。
新型复试的特点将会逐渐接近保研流程,要求学生有抗压能力
综合面试环节大约有 20 分钟,对考生而言或许颇为难熬,需留意导师提出的各类问题,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
复试的要求主要是对考生进行全面的考察与综合的评价,既要涵盖学业知识的考查,也要审视考生的专业能力素养以及科研创新的潜力。此外,还着重强调了考生一贯的学业表现,不能仅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意味着如果一名学生平时考试常挂科,即便考研成绩优异,也未必会被高分录取。
其次,一个较为显著的变化是部分院校再度调整复试科目。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以及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和上海交通大学等。
这些信息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均可查到,大家务必要及时查看。因为一旦复试的参考书目有所变动,可能会有一整本书被取消或添加到大家的复习书单里,任务量极为艰巨。
今年考研的学子所面临的最大变数在于复试时间尚未确定,形式也不明确,一切都充满变数。这就要求大家务必稳住心态,无论24号考研成绩出来后情况如何,都要尽早开始冷静地规划并做好准备。倘若觉得分数不太理想,提前考虑调剂并非丢脸之事,早做准备便能更早抢占先机。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