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手持火尖枪、身披混天绫、咧嘴大笑的“哪吒”霸气十足,从发丝到瞳孔,从挑眉到缺牙,从飘逸衣带到裤脚褶皱,每一个细节都被细腻还原,如此逼真的“哪吒”竟然是用巧克力制作而成。昨天,记者在吴中技师学院内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见到了这座巧克力“哪吒”,它的制作者正是中国烘焙工匠、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项目国家队教练王胜。
前晚,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成功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王胜制作的巧克力“哪吒”也迅速走红,刷屏各大社交平台。“这座巧克力‘哪吒’从设计到制作共用时3天,用掉了20斤左右的巧克力。”谈起创作初衷,王胜表示,他很喜欢“魔童哪吒”的形象,活泼调皮、又坏又可爱,“《哪吒2》成功登顶,这个作品算是我为《哪吒2》献上的一份贺礼。”
用巧克力塑造人物,最关键的环节是控制温度。“我们需要把巧克力先加热到50℃,然后冷却至28℃,再升到32℃,才能达到最佳的塑形温度。”王胜告诉记者,巧克力保持32℃的时间只有3到5分钟,这就要求他在几分钟内快速、精准地完成造型。“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运用西式糖艺甜点技艺,我还结合了泥塑、面塑的技法来塑造哪吒。”王胜说。
近距离观察巧克力“哪吒”后,记者发现,“哪吒”的头发根根分明,面部表情更是栩栩如生。眉心的火焰纹样、一高一低的挑眉、标志性的黑眼圈、精致描摹的瞳孔和缺了一颗的大白牙等,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鉴。“‘哪吒’的头部是最先制作完成的,也是最难的一个部分。”王胜介绍,“哪吒”的头发丝是他用刮刀,一刀一刀划出来的,融合了多种颜色的瞳孔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鼻子、眉骨、脸颊则是单独做好后叠加上去的。“我们一边做,一边调整,只为展现出最生动的表情。”王胜说。
头部、身子、四肢等大构件组装完成后,王胜又将可可脂与天然色素混合,制成各色“颜料”,用喷枪为“哪吒”上色。“这样一来,从底座到涂料,整个‘哪吒’都是可食用的,不过我也舍不得吃。”王胜笑着说。
除了巧克力“哪吒”,在集训基地,记者还见到了杏仁糕“哪吒”、巧克力“结界兽”等哪吒主题的创意作品,这些作品均出自王胜带领的糖艺/西点制作世赛团队。在去年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团队成员刘欣茹斩获了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金牌。目前,王胜正带领团队积极备战今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争夺明年世界技能大赛的参赛名额。(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 朱亚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