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任务出征前,高坤都会明确目标要求,列出分队能力增长清单。图为训练场上,高坤为官兵部署任务。陈浩/摄

火箭军某旅某发射分队分队长高坤说,他的身上“拴”着一根线,一端连着大国长剑,一端连着每名导弹号手的指尖。

这根线,就是导弹控制系统的一根根线缆。作为分队长,他要带领官兵精通导弹操作原理。“只是我个人懂还不行,必须带领大伙儿跟导弹电路图‘搏斗’,让大家都懂。”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与导弹电路图‘搏斗’”这样的比喻符合高坤的军事主官气质——身材高大,走路带风,言语不多,一副黑框眼镜下眼神凌厉。从军14年来,他从排长逐渐成长为发射分队分队长。“导弹越来越先进,操作越来越简单,原理却越来越复杂。”他说,作为执掌大国重器的导弹分队官兵,必须有一股较真碰硬的狠劲,“不然很多导弹专业上的坎儿过不去”。

“坎儿”有多高?高坤站起来,伸手往头顶比划着,“原理资料摞起来,怎么也得有两米多高。”这从各导弹专业岗位一级标准的考评周期可见一斑。他说,理论上3年是达标“一级”的最短时间,“一级号手或发射架指挥长的通过率,比高考一本线的通过率还低。”

高坤的比喻很贴切,自从与导弹打了交道,这名来自某地方名校的国防生,始终保持着当年高考前的学习状态。在官兵们眼中,他始终在用这种精神影响着这支发射分队。

“能打弹不代表能打仗,很多问题我们要深刻反思。”前不久,分队在演训任务中实弹发射两发两中,凯旋后高坤没组织庆祝,相反带着骨干研究了一整天训练问题。会议室内,他一脸严肃,“越是任务圆满,越不能松劲儿”。直到熄灯后,分队不少官兵还在复盘总结。

当天晚上,高坤带着专业资料来到学习室,看到列兵刘科轩仍在埋头学习导弹专业。“咋还不休息?”“老兵们都那么努力,我不下功夫,怎么赶得上。”

刘科轩训练成绩优秀,是同年兵里的首批备份号手,也是首名开展通电实装操作的列兵。他忘不了那次训练——该旅训练大厅内,数辆导弹战车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各发射架官兵的口令声此起彼伏。忽明忽暗的屏幕和信号灯前,眼巴巴地看着老号手们娴熟的操作,刘科轩不由得手心出汗,有些紧张。

“我帮你把关,自信点儿,模拟训练咋操作,实装训练你还咋操作。”高坤的话让刘科轩心里有了底气,随后他忙起来一时竟忘了紧张,很快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分队有句战斗口号:想打赢之事,立打赢之志,亮打赢之剑。高坤说,他带领分队一直崇尚亮剑精神,训练场上他也曾紧张过,却从没怕过,“胆大心细,沉着果断,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全体号手的要求。”

高坤担任分队长不到两年半时间,他谦虚地说,自己还是菜鸟,但始终在拼尽全力让菜鸟不菜。

2022年4月,高坤走上代理分队长岗位,遇到的首次挑战出现在一次火力突击演练中。那次任务,旅导调组连出10多个特情,“几乎将战场环境的险恶值拉到极限,从指挥所到发射架都有点慌,最终的评价是‘指挥不顺、原理不熟、战术课目处置不当’。”他坦言,极限施压下,分队的问题全都暴露出来。

打了败仗,跳下指挥车,望着群山中的作战区域,高坤陷入沉思:“带好这支2019年才组建的年轻发射分队,光有狠劲还不够,更得夯实基本功。”

“这重要那重要,强基固本最重要。”他把自己的思考带到分队党委会上,很快形成了强化基础训练的抓建共识。在高坤看来,掌握导弹操作原理是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对照训练大纲,他的要求有些超标。”某发射架备份指挥长、排长张士康说,“按军衔、军龄设定能力要求最科学。”高坤并不认同:“号手以技术立身,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是唯一的科学标准。”

“不看军衔、不分军龄,谁行谁上!”随后的训练动员会上,高坤的话语让官兵们热血沸腾。

最受触动的是排长张士康。随后的一次训练中,作为备份发射架指挥长,他需按要求在规定时间指挥发射架完成某项操作任务。

发射阵地上,导弹战车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训练正在紧张进行,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音。“停!”高坤大吼一声,张士康被吓得一激灵。

原来,一根电缆收入卡槽不到位,虽说不影响操作,但存在不细致问题。“假如卡不到位有何影响”“相关原理图掌握了没有……”高坤一脸严肃,“专业不行,以后就加练!”

当着战士们的面,排长张士康有点下不来台,但自知理亏,红着脸接着指挥。

转眼训练结束到了晚饭时间,张士康很快吃完就匆匆往回走。高坤心里有数:“这小子肯定是加练去了。”

果然,学习室内,张士康站在数张展开的电路图前,正研究导弹专业原理。

事后,高坤反思自己“批评狠了”,他端着泡好的大碗面,笑着找张士康唠嗑:“哎呦,今天这图上的线咋变密了呢?来,咱跟这面条比比,看看哪个更密点。”两人哈哈大笑。

每天熄灯后,分队学习室都会“热闹”起来,官兵们三五一桌,或攻关专业难题,或研究导弹原理。时间长了,高坤不得不叫停:“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可持续高效地学习训练。”后来,他强制要求官兵不得加班学习训练超过半夜12点。

官兵训练热情高涨,分队导弹专业成绩持续上升。截至目前,分队官兵已跑通所有弹上电路,并可将其连成系统,串讲整个原理。最近两年,他们参加大项任务次次圆满,数次执行实弹发射全部成功。

2024年,该旅组织原理图串讲、指挥所对抗、综合战斗力考核,分队3次比武3次夺冠,高坤也因成绩突出,被评为火箭军“砺剑尖兵”。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