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相传元大都是一座哪吒城,它的十一座城门与哪吒三头六臂的造型相吻合。
本文字数:1483字
阅读时间:5分钟
如今北京德胜门外至安定门外,还有一道土岗,其地名叫北土城,部分土城已经被修建成了遗址公园。三环路蓟门桥南北,是西土城;东二环东北拐角处以北,是东土城,不过已经没有土城遗迹了。这些土城,就是北京城前身——元大都城墙的遗址。
相传元大都是一座哪吒城。元末明初人写的一部《农田余话》中说:“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神三头六臂两足。”这可能是把元大都与哪吒联系起来的较早说法。哪吒,是中国道教里的一位神人。父亲是托塔天王李靖,母亲是殷夫人,师傅是太乙真人。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杂剧,首次将哪吒搬上戏曲舞台。他在杂剧舞台上的形象是:“三头飐飐,六臂辉辉”,威风凛凛,是降魔大元帅。
刘太保,就是元大都的规划者刘秉忠。他当过和尚,更精通道家学说,但他规划元大都时是否想到了哪吒,这一点无从考证。不过,他用迷信理论来规划大都城以赢得忽必烈的欢心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元大都的十一座城门确实与哪吒三头六臂的造型相吻合——
南面三座城门:文明门、丽正门、顺承门是为三头;东面三座城门:光熙门、崇仁门、齐化门,加上西面三座城门:平则门、和义门、肃清门,是为六臂;北面两座城门:建德门、安贞门是为两足。《元史·地理志》记载,大都城“方六十里,十一门。”解放后实地测量的结果,大都城周围约28600米。全城是一个南北略长的长方形。
2023年4月5日,人们在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赏花。图源:新华社
大都的城墙都是用夯土筑起来的,没有砌砖。为什么不砌砖?据说这也跟哪吒的形象有关,哪吒可是从来不穿盔甲的呀!元末明初诗人张昱有首《辇下曲》:“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就是说,如果土城外砌砖石,大都城就不成其为哪吒城了。这当然是一种托词,其实是财力不足。
土筑的城墙使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版筑技术。将两块长加以木板固定,中间留出墙的厚度,然后往里面填上土、再捣固夯实,拆掉木板,就筑成土墙了。古代的长城都是用这种方法建筑的。大都城的城墙下厚上薄,比例为3:2:1,底部厚二十余米,墙头厚七八米。为了加固,夯土中加了竖柱和横木。因为是土筑,故此便最怕雨淋。每到雨季来临,就不得不给城墙披上芦苇当蓑衣,自上而下,将城墙用芦苇遮盖起来。文明门以东设有苇场,“收苇以蓑城,每岁收百万”,芦苇的用量是很大的。
用芦苇苫城只能防小雨。至元二十八年七月,“雨坏都城,发兵二万人筑之”——用两万人修筑,可见城墙冲毁之严重。元顺帝至正七年五月“大霖雨”,造成“京城崩”。元文宗时,元朝天下已经不太平,统治集团内讧发生武装冲突,由于害怕另一方用火攻城,不敢再用芦苇苫城。只好在雨季过后,雇民夫修补城墙。
《析津志》中说,“至元间,朱、张进言,自备己资,以砖石包裹内外城墙。因时宰言,乃废。”朱、张,即掌管元朝海运的朱清、张瑄。二人因有功于元朝,深得元世祖信任,屡获升迁,富可敌国,想拿出钱来把大都城墙用砖石包起来。不料,朱清二人的好意遭到宰相的拒绝,不知是不是怕坏了“哪吒城”的风水。
明朝初年,徐达攻进大都城,赶跑了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可不管什么“哪吒城”不“哪吒城”,将大都城北横切一刀,砍去了五里,在今北二环路一线筑起一道城墙,辟出德胜、安定两座城门,东西两侧“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变成各两座城门。“三头六臂”成了“三头四臂”。
明朝永乐年定都北京,重新规划营建北京城,将原大都南城墙由今长安街一线,推至前三门一线。嘉靖三十二年筑重城,包京城之南,“长二十八里,门七”。所谓“哪吒城”已非当初的“三头六臂”了。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宗春启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科普 | 北京的大饼是如何摊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科普 | 探访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看广州千年变迁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科普 | 万里长城的终点在哪里?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