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部战区发布的消息,我军直9直升机驱离了一架非法侵闯黄岩岛领空的菲律宾C208巡逻机。在世界范围内,用直升机驱离固定翼飞机是非常罕见的,因为二者的飞行性欲差异很大,能够做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我军飞行员高超的技术和过人的勇气。
菲律宾发布的消息和视频显示,当时我军直9直接飞到了这架C208的上方,利用旋翼气流,以“空中别车”的方式进行驱离。当时直9与菲律宾巡逻机几乎是"脸贴脸",达到了水平距离3米,垂直距离1米的程度,双方险些发生碰撞,把C208机舱内的菲律宾海警和记者吓了不轻。
(两机当时距离非常近)
这架直9属于舰载直升机,这表明当时我国军舰就在附近,通过舰载雷达,可以在很远的距离发现C208,从而引导直9从容拦截。目前,黄岩岛已经处于我国海军和海警的双重保护下,由于海警缺乏舰载机,很难拦截C208这种空中目标,海军舰载直升机却可以对这类目标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驱离。
这次侵闯黄岩岛的C208巡逻机是菲律宾渔业与水产资源局的一架"塞斯纳"小型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其机身长度11.46米,翼展15.87米,最大起飞重量3.6吨,装1台功率675马力的涡桨发动机,最大巡航速度300公里/小时,航程可达2000公里,可载9名乘客,当时这架C208的机舱内除了菲律宾海警外,还有几名记者。
(C208)
直9为何抵近到C208上方驱离?
我军直9之所以要冒险抵近到C208的上方,是为了利用螺旋桨的下洗气流的冲击力对其进行驱离,可能有这样的疑问,直9螺旋桨向下吹出来的气流能对C208造成多大影响呢?直9螺旋桨直径11.93米,旋转速度350转/分,其下洗气流的冲击力很大。2024年3月23日,中国海军直8J直升机就20米高度悬停,对非法登上铁线礁的菲律宾人成功进行了驱离,这次直9与C208的高度差更小,形成的下洗气流冲击力更大。
(菲律宾方面拍摄的直9)
大体来看,这种冲击力对C208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能增大C208机身的振动。这种振动可以破坏机载设备,时间长了人也受不了。这种振动如果与C208发动机螺旋桨的振动形成共鸣,破坏力就更大了。
二,导致C208升力减小。飞机是通过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产生升力的,而直9的下洗能够加快C208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从而导致其升力减小,甚至能引发上翼面的气流分离,造成C208失速。
三,对螺旋桨产生"阻滞效应"。直9的下洗气流还会对C208的螺旋桨形成干扰,导致其效率降低,进而使得发动机推力下降。
由此可见,直9的下洗气流对C208的威胁非常大,距离如此适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其失去控制,从这个角度来看,直9的下洗气流比之前歼16对P8A投掷的干扰弹威胁还要大。
直9飞行员技术高超
但在驱离的过程中,直9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方靠得太近了。水平距离3米,垂直距离1米,这个接近程度,别说是中菲之间的交锋了,就是放眼全球,这个指标都是非常罕见的,在双方飞机都在高速飞行,还有下洗气流干扰的情况下,都是很容易失去控制的。而且,说实在的。如果发生碰撞的话,直升机的抗毁伤能力是不如固定机翼的。
二,作为固定翼飞机,C208的机动性还是要比直9强一些的,况且,C208约300公里/小时的速度已经接近直9直升机324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了,也就是说,直9飞得太慢了,追赶C208比较吃力,这进一步加大了双方机动性上的差距。
三,滞空时间不足。据菲律宾方面报道,直9对C208进行了40分钟的跟踪,在携带必要载荷的情况下,这已经接近直9的极限了,毕竟其航程仅1000公里,仅为C208的一半。
(直9的航程只有C208的一半)
那用直9拦截有这么多缺点,那为什么不用固定翼战斗机,如歼16呢?这是因为歼16与C208的速度差更大,这次是太快了,歼16巡航速度达1100公里/小时,是C208的三倍以上,也不适合。通过以上分析来看,直20也不太适合拦截C208,看来,有必要发展一种能够拦截C208的无人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