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至为艰苦卓绝的大西洋海战,如何被一个棋盘游戏改写?一群以雀鸟为代号的平凡女性,怎样逆转在德国U艇“群狼”猛攻之下濒临溃败的英国国运?盟军胜利背后的战术设计者,为何被长久遗忘?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讲述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的故事。在位于利物浦的绝密作战室里,一群年轻女兵在一名退役军官的带领下,利用巨幅地图、木制棋子、粉笔和橡皮筋,以一场场游戏模拟英军舰队与德军潜艇的海上战斗,推演制胜战术,最终助力一举击败德国U艇,促成德国战败,深刻影响了历史。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女子服务队在二战中的贡献从未得到公开表彰,被众人所忽略。

作者西蒙·帕金挖掘资料,采集亲历者口述,以宏阔视野、生动文笔、紧张叙事,重现风起云涌的海战现场,还原埋没已久的幕后真相,为战术游戏设计师吉尔伯特·罗伯茨正名,为冲破性别桎梏、勇敢投入战事的年轻女孩们正名。这是一段无名之辈的传奇故事,更是一群女性在战争中的伟大留影。


《雀鸟与群狼的对决:扭转战局的兵棋游戏》,[英]西蒙·帕金 著,周 媛,译,译林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

>>内文选读:

1945年5月23日

吉尔伯特·罗伯茨,一位由英国皇家海军退役军官转行而来的战术游戏设计师,刚刚迈上这艘远洋邮轮的舷梯,就立马停住了脚步。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那个吃力地扛着行李箱走下舷梯的男人就是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23天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之后,正是由此人接任纳粹德国国家元首一职。

两个人又走近了些,在彼此面前停下脚步,就像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多数时间里一样,在这个既不能完全算陆地也不能完全算海域的边缘空间对峙着。有那么一瞬,在这午后的阳光里,就只能听到码头旁嘎吱嘎吱的晃动声和不绝的水流声。

这两个人的身形看起来比身上穿的制服都要小至少一号,但他们之所以没有像大多数攀上高位、福利优渥的军官那样日渐发福,并不是因为个人的自制力,仅仅是命运的不幸使然。一场与疾病的苦战让今年44岁的罗伯茨时不时上气不接下气。他1.8米的个子,体重却只有112磅,可以说是很严重的体重过轻了。至于邓尼茨,在之前的一个月里,他一直费尽全力斡旋,想为他那被多方围困的祖国争取到好一点的投降条件,也因此承受巨大的压力。还有另一种令他无法忍受的痛苦。仅仅一年之内,他的两个而不是一个儿子死于战场,而且两个儿子都是在为U型潜艇服役作战期间牺牲的。邓尼茨亲自创建了U型潜艇部队,在晋升至元帅的这一路上,他一直都在顽强指挥U型潜艇作战。所以,对于两个儿子的生命,他背负着双重责任:一是作为他们的父亲,二是作为他们的指挥官。

这两个男人共有的不仅仅是不幸的命运和天生的超人毅力。在过去的三年里,罗伯茨和邓尼茨是彼此的劲敌,他们在广阔的大西洋海面上展开了一场U型潜艇与战舰之间无处不在又处处致命的危险游戏。而这片竞技场是那么变化莫测与反复无常,所有在这里战斗过的人一致认为,它是这场战争中的第三方敌人。

1938年夏天,在确诊肺结核后的第二天,罗伯茨获准从皇家海军退役。但战争开始七个月之后,他又被召唤了回来。那个时候海军方面还不会用“战术游戏设计师”这样的头衔来描述这份工作,但这是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赋予罗伯茨所扮演角色的实质。罗伯茨需要创造出一种游戏,让英国人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在德国U型潜艇的进攻之下损失那么多的舰船。罗伯茨和一群来自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又名“鹪鹩”——的聪慧又机敏的年轻女队员组队合作,她们当中大部分人才刚刚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出校门。在此后的数月里,他们利用自己的模拟游戏重现了无数次海上作战的场景。通过这种“游戏”,罗伯茨发明了许多反潜战术,一旦被证实有效,这些战术马上就被传授给成千上万名即将出海作战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邓尼茨同样清楚这样的模拟游戏在战争时期所具备的奇妙价值。他的指挥部设立在法国占领区一座高雅的19世纪别墅的地下掩体内,在这里,他也设计了很多模拟游戏,检验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战术,随后再将新的指令传达给他心爱的U型潜艇艇长们。这些战术将帮助U型潜艇的官兵实现他们的终极目标:击沉盟国商船,阻止食物和其他物资通过海路抵达英国,让英国的那些岛民陷入饥荒,从而使德国赢得这场战争。


英国利物浦作战室,女兵们在推演战术

这两个男人都在海图上推拨过木制模型,演练他们的佯攻与主攻,这是沙盘推演,就好像在一张水上棋盘上摆布棋子。他们的赌注是生死攸关的。成千上万名英国和德国将士已经战死,其中就有罗伯茨和邓尼茨熟悉并亲自指导过的一些手下。

“下午好,元帅先生。”罗伯茨打招呼道。他身侧有位年轻的美国审讯官陪同,这位审讯官从前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探员。邓尼茨也一眼就认出了他的对手,因为去年英国的一本杂志曾经刊出罗伯茨的照片。他满怀敬意地点头示意。他知道罗伯茨为什么会来到弗伦斯堡这个德国港城:罗伯茨想来这里尽可能多地收集证据,用以验证他通过自己设计的游戏推理出的U艇所执行的秘密战术是否正确。罗伯茨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他把手放进口袋里,摸了摸自己的“艾克通行证”,这是由美军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签发的一纸文件,授权他审讯任何他觉得与自己的调查相关的人员。罗伯茨是多么渴望能够直接审讯邓尼茨,询问那些U型潜艇战术——“狼群”战术、鱼雷偷袭,以及水下的逃生路线。他也很想知道,这名海军元帅对于他和“鹪鹩”设计出来的那些反攻策略到底了解多少。但邓尼茨得去卢森堡,在那儿与其他被捕的纳粹高层、党卫军军官、军队将领和政府部长会合,等待接受军事审判。“我们会为您提供您所需的一切,保证您待在这里的这段时间生活愉快,工作高效。”邓尼茨这样说道,随后便沿着斜坡走到了码头上。


书中所写的利物浦秘密作战室现址

一名武装警卫引领邓尼茨穿过英军的坦克方阵,走向附近的警察局,在那里,有人会检查他身上是否私藏小瓶毒药。与此同时,罗伯茨和那位出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讯官一起登上了邮轮。这艘邮轮名为“帕特利亚”号,意为“祖国”,顾名思义,这是希特勒已经分崩离析的祖国的最后遗骸。在可容纳近600名船员和乘客的邮轮上,罗伯茨被领到了他的舱房。他被分到一套头等舱,包括一个卧室、独立卫浴和起居室,他打算就在这个起居室里采访投降的U型潜艇军官。罗伯茨走进船舱,迎接他的是一名年轻英俊的德国海军军官,头发蓬松,眉宇间透露着坚毅。此人介绍自己名叫海因茨·沃克林。他又解释说,在罗伯茨执行任务期间,他将会担任罗伯茨的助手。

四天前,沃克林才刚刚庆祝了自己的30岁生日,他也曾是一名U型潜艇艇长,是过去三年里罗伯茨努力击杀的目标之一。这个德国人属于幸运者当中的一员。沃克林成功用鱼雷击沉了盟军的五艘舰船——包括两艘英国舰船、两艘美国舰船和一艘加拿大舰船,此后,他被调到了米尔维克的一所鱼雷学校,在那里教授即将赴U型潜艇服役的海军士兵如何精准射击。出身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那位审讯官正在罗伯茨的床铺下面放置伪装成手提箱的录音机,这时,沃克林开口问他的新上司,是否为保护自身安全而佩带了枪支。

“没有。”罗伯茨回答道。他在离开伦敦之前拒绝了携带武器的提议。

当天17点,罗伯茨进行了第一次审讯,审问的对象是邓尼茨的参谋长,此人负责所有U型潜艇的组织安排和行动。两个小时的高强度审讯后,罗伯茨关掉录音机,在沃克林的陪同下,前往军官餐厅用餐。

餐厅里的气氛令人困惑。在场的德国人既有海军军官,也有船坞的工作人员,他们在靠墙的一张张餐桌旁推推搡搡,嬉笑打闹。罗伯茨从他们发自内心的放松大笑中察觉出一丝歇斯底里,他推断,这是突然卸下巨大的心理负担后内心释然的缘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英国军官,他们围坐在餐厅中间的一张桌子旁,神情阴郁,一言不发,似乎是在沉思作为胜利方接下来面对的清理任务有多么严峻。被征服者的狂喜,征服者的痛苦: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奇妙悖论。

原标题:以棋盘游戏改写二战局势与现代历史的女兵们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蒋楚婷

来源:作者:[英]西蒙·帕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