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随着汽车价格越来越亲民,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车。可问题来了,车子的增多让原本平静的乡村道路,摇身一变成了和城里一样的堵车场,春节期间的农村,车流竟然比城区还要密集。

为啥农村这么多人都要买车?一年开不了两箱油,不仅占地,还得花钱养着,甚至很多时候都是放着吃灰,真有必要吗?



汽车“下乡”现象

如今的农村,算是被“四轮车”给占领了。过去在村头常见的车辆还是三轮车,摩托车这类,没想到短短几年,轿车、SUV甚至新能源车都开进了大街小巷,成为乡村里的一道新风景。

每到春节一回家,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停着一辆车,有的还是刚买的带着春节的“喜气”。大街小巷停满了车子,跟城市都差不多。这股“汽车下乡”的浪潮,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地,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交通的压力尤为明显。

公安部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全国农村的机动车数量已经突破了2.08亿辆,占全国机动车总数的50.2%。而私家车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4亿辆,占比44.1%。



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私家车的拥有量已经达到了常住居民的20%,甚至一些地方节假日时,私家车的比例直接翻倍。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出,汽车早已不再是城市专属,已经成了普通农户的出行工具。

尤其是在很多人心中,买辆新车回老家过年,是一件十分喜庆值得高兴的事,这也驱使更多人掏出自己的存款,选择买一辆小汽车作为春节的“礼物”,甚至有些家庭为了买车,不惜借钱贷款也要拿下。

不过汽车越多,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这几年农村汽车的数量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而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尤其在春节这种大节日,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纷纷开车回家,带着一家老小,或是拜访亲戚,或是迎接远方的朋友。这些车,按理说应该给农村带来便利,毕竟以前春节期间,很多人只能依赖公交、长途车回家,甚至还得提前排队抢票,体验一下“春运”的艰辛。

像前几年在浙江金华的一个小镇,记者采访时就发现,那里的村道已经变得非常狭窄,两辆车相遇时常得小心翼翼地互相让路。很多路段甚至需要一方停下来,等待另一方通过后才能继续开。



这也没办法,大多数乡村的公路,宽度普遍只有3米左右,即使最宽的也不过3.5米。以前村民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摩托车、或者步行,哪里需要那么宽的路?而且路边往往还有一些摊贩摆地摊,进一步减少了道路空间。

平时还好,最严重的就是节假日期间,从城里开车回来的人多了,村子里的路就像是堵死了一样。交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狭窄的道路和没有专门的停车位,让农村车主们和行人都苦不堪言。



农村买车到底有没有用?

在农村,有些车子基本上就是“装饰品”,一年能开不到两三次,甚至有些车子,干脆成了“僵尸车”,停在自家门口,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有些人可能觉得农村里买个车,也不过就是为了在乡亲们面前显摆一下,这样的车买来做啥?听起来好像就是为了攀比,但事实并不如此。尤其是自从“村村通”工程的大规模实施之后,水泥路铺设开来,农村的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农民对汽车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要是住在农村,那交通条件与城市可一点可比性都没有。像城市里,公交车一班接一班,甚至地铁可以直接到你家楼下,去哪儿都方便。

而在农村,公交车的数量极其有限,通常只有几条线路,而且发车时间完全不固定。很多时候,如果你没有车,你就得准备好提前几个小时出门等车,这样才能保证按时到达。

对于住在农村的人来说,私家车不只是代步工具,它几乎是解决一切出行问题的唯一办法。不买车,平时想出门的话坐个车完全是听天由命,等上一整天都不一定能等到。



更别提如果有个紧急情况,比如孩子突然生病,或者家里有个急事儿,车子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没车你就得找乡亲借车,或者跟村里有车的人打个招呼,请他们载你一程。

真实的例子就是去年,我一个朋友老家的亲戚生病了不舒服,又不知道咋回事,需要去市里医院看一下。

他们那地方平时是能坐到公交车的,偏偏那天停运,等了大半天没等到,才给朋友家里打电话送去了医院。也好在没什么大问题,如果遇上一些急性的病症,那可能真的就危险了。

事实上,汽车对农村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在生活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这个定义。一些农村家庭不仅用车代步,更把车当成了生产工具。



农田里忙碌的季节,车就成了运输工具,把收获的农产品送到集市或者远的地方销售。即使是用得不频繁,这样的车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而且在如今这个年代,车子更是和婚姻联系在了一块,家里有一辆车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里条件还行,甚至有些地方,车子早已不再是家庭富裕的标志,而是成为了一个“必要的条件”。

在许多农村地区,男孩如果没有车,真的是连相亲的资格都没有,媒婆都不愿意开口。这种情况下,一辆车就从简单的交通工具变成了,婚恋市场的敲门砖。



所以也不怪有人说买车是为了炫耀,面子什么的,尽管有更多的实用性考虑,但是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有一部分原因的。哪怕你自己没有一点攀比之心,也架不住其他人的眼光啊。

加上现在的车价也不是太高不可攀了,以前对于很多农村家庭买车确实是奢望,现在十几万的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了。甚至只要几万块钱,一辆适合家庭用的小型车就能开回家。这笔钱大多数家庭都是能负担的,刚需下自然就买了。



农村买车看似没啥必要,实际上却是极为实用。说白了,对于农村人来说车子还真不是“闲置品”,它是农村人的必需品,是生活的便利通道。有些人不懂,也无法理解,要是你真生活在农村没有车,就知道这车到底是多么重要了。

幸福的烦恼

现目前在农村的交通规则执行方面,一些地方没有专门的交通指挥系统,交通秩序还是比较混乱,特别是在节假日,往往是车主开车到村里“放飞自我”的时候,导致交通事故的频发。

在一些交通相对繁忙的乡镇,车辆随意停放、人车不分流、红绿灯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流畅度。这种情况影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也对外来游客、商贩带来了不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设施的建设也正在加快。以前在农村想充个电可能还真没办法,如今在电动汽车的需求增加下,有一些农村甚至已经安上了充电桩。

比如在重庆的綦江地区,2022年綦江地区新增了40多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数量已经建设了586个,这些充电设施的密度目前还比较低,可能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日益增加的新能源车主需求。但相信未来充电桩还会持续覆盖到每个乡镇。

农村的车多了,确实带来了一些堵车和停车的困难,但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在很多地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跟上。府已经开始着手改善村道,拓宽主干道,并规划停车场,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实际上这些“烦恼”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等到道路宽度拓宽后,规划出更多停车位并且交通指引系统得到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农村买车的人反而是先行者。他们的需求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烦恼”又何尝不是农村经济和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表现呢,这些“烦恼”,更多的其实是幸福的烦恼,暂时的烦恼也不过是发展中的阵痛而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