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名分析:自主品牌崛起,市场格局生变
2025年1月,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竞争态势。从全国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零售渗透率达41.5%。在这一市场环境下,新能源SUV的销量排名也反映出了市场的新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销量排名头部竞争激烈,特斯拉Model Y(参数丨图片)仍居榜首
1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上,特斯拉Model Y以25,694辆的成绩位居榜首,尽管同比下降14.1%,环比更是大幅下降58.5%,但依旧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Model Y凭借品牌影响力、先进的电池技术以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其在中型SUV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持续引领高端新能源SUV市场。
紧随其后的是银河星舰7 EM-i,作为吉利银河品牌的明星车型,上市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1月销量达到20,328辆。这款车依托吉利的GEA新能源专属架构,在安全、节能、空间、驾控、智能等方面树立了新标杆,特别是其搭载的新一代雷神EM-i超级电混,热效率高达46.5%,百公里亏电油耗仅3.75升(CLTC工况),加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仅9.98-13.28万元,成功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成为紧凑型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比亚迪宋pro DM-i以15,698辆位列第三,虽然同比下降21.3%,环比下降38.2%,但依然是比亚迪新能源SUV阵营的重要支柱。第二代宋pro DM-i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6.06%,EHS电混系统综合工况效率达到92%,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79升,再加上11.28-14.28万元的亲民价格,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各级别市场自主品牌表现亮眼,逐步抢占市场份额
在紧凑型SUV市场,自主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除了上述提到的银河星舰7 EM-i和比亚迪宋pro DM-i外,比亚迪宋PLUS DM-i、银河E5等车型也表现出色,1月份分别以13257辆和12880辆的销量位列第六和第七位。比亚迪元PLUS销量则为8902辆,排名第十一位;银河L7、比亚迪宋PLUS EV、长安UNI-Z PHEV、iCAR V23、领克Z20等新能源紧凑型SUV销量也都超过6千辆,进入销量榜的前二十名。
中大型SUV市场竞争同样激烈,问界M7、理想L6、智界R7等车型销量可观。问界M7凭借华为的智能座舱和增程式技术,1月销量达到14,001辆,排名第四位;理想L6则凭借大空间、舒适的驾乘体验以及理想汽车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销量为13,990辆,排名第五位;智界R7销量也达到11622辆,排名第八位。自主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逐渐打破了以往被豪华品牌垄断的局面,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力赢得消费者认可。
大型SUV市场中,问界M9以9,976辆的销量问鼎大型SUV销冠。问界M9集成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再加上豪华的配置和大气的外观设计,成为消费者在大型新能源SUV领域的热门选择。
海外品牌与自主品牌竞争格局:自主品牌优势显著
从品牌角度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SUV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1月销量前20的车型中,自主品牌占据了19款车型。比亚迪凭借丰富的车型矩阵和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在多个细分市场都有出色表现;吉利银河品牌异军突起,多款车型销量可观;理想、问界、智界等新势力品牌也在各自定位的市场站稳脚跟。
相比之下,海外品牌中仅有特斯拉Model Y销量突出,其他海外品牌新能源SUV在销量上远不及自主品牌。宝马iX3销量仅1,383辆,同比下降63.3%,环比下降52.2%。海外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相对滞后,在产品性价比、智能化程度等方面与自主品牌存在差距,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025年1月新能源SUV市场中,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创新、高性价比产品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销量排名和市场份额上都取得了显著优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新能源SUV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自主品牌有望继续扩大优势,引领市场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