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他曾经天真地以为,只要大哥还在,自己就永远有退路。可现实是,他的求援信石沉大海,粮草迟迟不至,刘备的命令无人执行,整个蜀汉对他的死活漠不关心。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从始至终都只是个被利用的棋子,而真正主宰蜀汉命运的人,根本不是刘备,而是另一个人……
当他明白一切时,一切都已经太迟。
荆州之重,关羽以为自己握有蜀汉命脉
回想当年,刘备夺取益州后,命令关羽镇守荆州。
荆州是什么?是蜀汉东大门,是刘备与孙吴的缓冲地带,是通向中原的战略要地。换句话说,谁掌控了荆州,谁就掌握了蜀汉的生死命脉。
刘备把这个重担交给了关羽。关羽觉得大哥把最重要的地方交给自己,说明自己仍然是蜀汉的第一猛将,哪怕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再强,也不能动摇自己在蜀汉的地位。
可荆州,真的还能由关羽做主吗?
襄樊之战,关羽以为自己立下不世之功
关羽错过的第一个信号,是襄樊之战的爆发。
219年,刘备在汉中鏖战,关羽则奉命从荆州出兵,攻打曹操的樊城。这是刘备的命令,他必须执行,但他并不知道,这场战役其实是刘备的一步险棋。
他带兵北上,成功水淹七军,俘虏曹军大将于禁,威震天下。消息传到许昌,曹操震惊,甚至考虑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一时间,天下诸侯都在议论:“关羽,真乃万人敌也!”
关羽听闻后,心中豪情万丈,甚至有些飘飘然。他以为,自己终于为刘备扫清了北伐的障碍,蜀汉的天下指日可待。
殊不知,这场胜利,已经埋下了他的死期。
求粮无果,关羽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弃子
水淹七军后,关羽面临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军粮不够了。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俘虏了三万曹军,但荆州的粮食本就捉襟见肘,这三万张嘴,几乎要把他的后勤吃空。
他急忙向益州求援,可是,诸葛亮的回复却迟迟没有到来。
他等了十天,又等了半个月,粮仓依旧空空如也,益州的援军始终不见踪影。最终,他被迫从孙权的手里抢粮,彻底激怒了东吴。
这时,他才意识到,蜀汉的粮草,早已不是刘备说了算,而是另一个人说了算。
而这个人,根本没把他的生死放在心上。
东吴偷袭,关羽终于看清了真相
当关羽还在襄樊苦战时,孙权已经派吕蒙暗中行动,偷袭荆州。
当他得知荆州已经落入东吴之手,自己再无退路时,他愣住了。
他以为,刘备会派兵来救他;他以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不可能被抛弃。
可现实却狠狠地甩了他一巴掌。
刘备对他的死活毫无反应,曾经以他为“二哥”的蜀汉将领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求情。
他终于明白,蜀国的真正掌控者,根本不是刘备。
刘备可以痛哭关羽的死,但他不能改变关羽的命运。
真正做决定的人,是诸葛亮。
蜀汉的真正掌控者,从来不是刘备,而是诸葛亮。
诸葛亮坐镇成都,掌管军政大权,制定赋税,决定军粮分配,安抚士族,调派人事。
刘备只是一个象征,是蜀汉的旗帜,而真正决定蜀汉命运的,是诸葛亮的每一道命令。
他以为自己是刘备最信任的兄弟,但实际上,刘备早已被诸葛亮架空,自己不过是被当作一枚可以牺牲的棋子。
如果真正主宰蜀汉的是刘备,他一定会拼死救自己。
可惜,真正说了算的,是诸葛亮,而诸葛亮,根本不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