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冬,贵州一男子按照家里老人的提示,前往一处破旧土胚房里去取一只破铁盒子。男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违背老人意愿,将盒子交给了镇政府。
工作人员打开木盒一看,瞬间被里面的东西惊到了:“真的想不到,我们镇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随后,这名工作人员片刻不敢耽搁,立马将此事汇报给了上级领导。领导得知后,也是一脸诧异,赶紧让男子带路,他们要见一见那个老人。
铁盒里装的是什么?男子为何要违背老人意愿将盒子上交?这个老人身上又有何秘密?
事情还得从11年前的一次坠河事件说起……
男子名叫李文阳,彼时是贵阳当地的一位普通农户,闲来没事时,也会骑着摩托车跑去县里火车站周边载载客,补贴家用。
2003年12月的一天下午,由于赋闲在家没事做,李文阳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去火车站周边拉客。结果刚到火车站,天空就下起了濛濛细雨,这个时节的雨水寒冷刺骨,为了避免被打湿,他便猫在附近的一处电话亭旁等候。
也不知是天气原因还是时节不到,一下午过去了,李文阳只拉成了一单,另一单本来要成,结果刚好一辆出租车经过,那人反悔又坐了出租车。
眼看天色渐晚,雨虽然停了,但进出火车站的乘客明显少了许多。就在李文阳打算收工回家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个人在喊他。
回头一看,他发现那人是他邻村的一个表哥,正拎着一个行李包向他走来。简单聊了两句,李文阳才知道,这个表哥从广州回来刚下火车,他二话不说,就接过了表哥手里的行李包往自己摩托车后面一绑,随后招呼表哥上车。
李文阳将表哥送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表嫂知道丈夫今天要回,所以提前准备了一大桌好酒好菜。
李文阳放好表哥的行李包并和表嫂打了声招呼后正准备要走,却被表哥拉住了,让他吃了晚饭再走也不迟,表嫂也在一边拉扯。
盛情难却,李文阳只好留了下来。两个表兄弟有大半年没见面,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表哥人也热情,一边给李文阳倒酒,一边招呼他多吃菜。
酒足饭饱后,一看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多了,李文阳这才想起来家里还有老婆孩子等着他,便起身要走。表哥一看外面还下着小雨,再加上又是夜路,便想让李文阳留下住一晚,次日一早再回。
李文阳大手一挥,“小时候我经常来你家玩,这路我闭着眼睛都能骑回去!”
表哥表嫂还想挽留,李文阳却已经启动了摩托车,一声招呼后,李文阳便离开了表哥家。
李文阳刚才说他对回家的路很熟悉,这话不假,但是今天他喝了些酒,再加上外面下着冰雨,才骑了一段路,他就感觉路面有些打滑,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往前骑。
结果骑到一处没有围栏的桥头时,由于路面湿滑,再加上晚上视线不好,李文阳一个不注意连人带车侧翻了,车子虽然在岸边卡住了,但他却掉进了下面的河里……
冰冷刺骨的河水猛地灌入了李文阳口中,瞬间,他酒醒了一半,与此同时,他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事情——自己不会游泳!
大冬天的,又是晚上,在这荒郊野外,不会游泳的他掉进了这两米多深的河水中,那情景,任谁都绝望。
李文阳试着喊了几声,可是没有人回应他。更糟糕的是,呼喊间,他又猛呛了几口河水,心想:完了,今晚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就在李文阳拼命挣扎,自觉休矣的时候,突然,他感觉不断下沉的身子似乎被什么钳住了一般,将他往上拉了拉,接着整个人向岸边漂去。
被拖上岸后,李文阳才发现边上有个穿黑衣服的老人正拿着一只手电筒在旁边草丛搜寻着什么东西。
不用多想,肯定是他救了自己。李文阳惊魂甫定,赶紧向老人表达了谢意,正欲起身离开时,却猛地瘫倒了下来,同时,他感觉左腿腿腹传来阵阵剧痛。
“你腿刮开了一道口子,先别动!”那个老人提醒了一句,接着,只见他弯腰扯起了一把草药,摘下几片放自己嘴里嚼了几下又吐出来,将其敷在了李文阳受伤的腿腹上,然后他又扒开自己上衣,从里面衣服上用力扯了一块布条绑在了刚才敷草药的地方。
做完这些,老人长舒了一口气,“现在血止住了,过一会儿你就可以走了。”
利用这短暂的时间,李文阳和老人简单聊了两句,这才知道刚才自己翻进河中时,摩托车并没有熄火,灯光还亮着,再加上他坠河后喊了几声,正巧被这名路过的老人发觉,他这才下水施救。
听完老人的描述后,李文阳试着慢慢站起了身,竟真的没有刚才那般疼痛了,他又和老人道了声谢,之后扶起倒地的摩托车骑着离开了。而老人在目送李文阳安全离去后也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当李文阳到家时,她的妻子王芳早已等候多时。
见丈夫一脸狼狈样,衣服还都打湿了,王芳既担心又诧异,“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没带伞也不知道买一把吗?”
显然,王芳还以为李文阳是因为淋雨才打湿衣服的,一边拿来干毛巾给他擦头,一边催促他去换身干衣服,自己则准备往厨房那边去。
“我掉河里了,差点没命,好险!”李文阳轻叹了一句,接着木然地坐在了椅子上。
闻此,王芳瞬间止步转身,并一脸惊讶地看着李文阳。李文阳先是倒了杯热水一饮而尽,然后便把自己坠河的经历悉数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询问那个老人的信息,姓什么,家住哪里,要不是他施救,李文阳早没命了,自家必须回报这份救命的大恩情。
李文阳却挠了挠头,表示自己当时吓懵了,后来觉得能站起来了就着急走了,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尽管如此,李文阳也很赞同妻子王芳的主意,二人商定,次日一早就去那条河周边寻觅,一定要当面谢谢那个老人的救命之恩。
次日一早,雨过天晴,夫妻俩匆匆吃完早饭,将儿子送去学校后,就一起出发去寻找那个救了李文阳一命的老人。
路过市场时,李文阳还专门割了两斤猪肉,买了点适合老人吃的礼品,同时,王芳兜里还揣着一千块钱现金,这些都是他们头天晚上决定好了的。
来到那处桥边后,李文阳举目四望,发现离桥数百米的地方果然住着十几户人家,只是他不知道那个老人具体住哪一家。
王芳则表示,这好办,挨家挨户问总能问出来老人的住址来。于是,夫妻俩一起来到了村子里,刚进村,就看到前面一个老人在一处柴垛边晒太阳。
“是他吗?”王芳指了指那个老人,然后侧脸问李文阳。李文阳表示距离有些远,自己也看不太清,只能走近一点看看。
结果,当两人走到那个老人跟前后,李文阳却朝王芳摇了摇头,“昨晚在河边,虽然灯光昏暗,但我觉察到那老人身形矫健,你看看这位,旁边还放着根拐棍……”
王芳有些无语,也没搭理李文阳,率先开口询问起那个老人,“大爷,您知道这村里有一个和您年纪差不多,但是会用草药治病救人的老人吗?”
不曾想,那老人木然一般看着王芳,然后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我耳背,听不太清你说啥……”
这下,王芳彻底无语了,而李文阳也更加确定,眼前这位行动不便且听力不是很好的老人绝不是昨晚救自己的那位。
也就在这时,屋内走出一位大婶,询问李文阳和王芳找谁,有什么事。见此时机,李文阳立马将昨晚老人在桥边营救自己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可说完后,大婶依然不知道他二人要找谁。
“他好像懂医术,会用草药救人!”王芳突然想起来丈夫好像说漏了这个信息,果然,一提到懂医术、会用草药救人这点,大婶眼前一亮,表示村里的确住着这么一个老人,姓雷,大家都叫他雷老汉,就住在村东头最边上的一间土胚房内。
向大婶道完谢后,夫妻二人提着礼品向村东头奔去,果然在那里发现了一间大门紧闭的土胚房,房子破旧萧条,仿佛随时都有倾倒的可能。
一阵敲门声过后,门开了,是一个看上去年逾古稀的老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但整个人看上去精气神十足。
李文阳只看了老人一眼,就上前握住了对方的双手,连连感慨:“雷大伯,可算让我找到您了!昨晚在桥边,要不是您救了我,我……”
雷老汉一听,也立马反应过来了,立马让出一个身位,将二人迎进了屋内。
进屋后,王芳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雷老汉的土胚房外面破旧,里面更是一言难尽。屋子最北边有一个烤火的地方,本就破烂的墙壁被薰的乌黑,边上拉了一个简易的晾衣架,上面稀松挂着几件旧衣服,再往边上就是一堆砖块搭建的鞋架,西边则是一张用破门板铺的床铺,上面的被子很是单薄。
“雷大伯,您平常就住这里吗?”王芳难以置信地问道,雷老汉点了点头。
这时,李文阳赶紧将手里的猪肉和补品往老人手里塞,同时又朝王芳递了个眼色,王芳秒懂,立马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一千块钱现金也朝雷老汉手里塞。
不料,雷老汉却往后退了两步,并连连摆手,“你们这是干什么?”
“如果不上您昨晚救了我,我今天不可能站在这,您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李文阳一脸真诚地解释道。
“是啊,昨晚他回家后都跟我说了,这救命的恩情,无论如何,我们都得报答,不然我们良心不安。”王芳也在一边劝慰老人收下礼物。
见实在推辞不下,雷老汉也开口了,“举手之劳而已,随便换一个人,看到那样的情况,他也会下河救人的。这样吧,这些礼品我收下了,钱,我是万万不能收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文阳夫妻也只好顺了老人的意。但李文阳将礼品刚放下就冒出了一个疑问,“雷大伯,您的家人呢?”
雷老汉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是有妻儿的,后来出了一趟远门,等回来的时候,妻儿都不见了。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找,可始终没有找到。说着说着,雷老汉抹起了眼泪。
听完雷老汉的叙述,李文阳扑通一声跪在了老人跟前,“雷大伯,如果您不介意,我以后就给您当儿子,我和我媳妇将来给您养老送终。”
雷老汉愣神之际,王芳也赶紧表了态,“是啊雷大伯,文阳很早就失去了双亲,以后,您就跟我们一起过吧,他是您儿子,我就是您儿媳!”
也许是多年的寡居生活让雷老汉比常人更渴望天伦之乐,也许是李文阳夫妻二人的真诚打动了他,沉默半响,雷老汉点了点头,接着赶紧将夫妻二人扶了起来。
得知雷老汉平常就靠着捡破烂为生,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且又是孤身一人住在这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房子里,李文阳夫妻一合计,打算将老人接回自己家里住,那样也方便照顾他老人家。
听到这里,雷老汉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份平常善举,竟一下子多了一家亲人。
搬到李文阳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村子里开始出现了一种声音,他们不能理解李文阳夫妻的做法,不救掉河里被捞了一把嘛,给点钱,买点礼品啥的已经仁至义尽了,完全没必要将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接到家里照顾,他们说李文阳一家这是吃饱了没事干。
更有甚至,说雷老汉这是早有预谋,救了人后,又故意在被救人面前卖惨,以获得对方更多的回报。
不久,雷老汉就听到了这种声音,他什么都没说,收拾了自己的衣物,打算趁李文阳夫妻去菜园子摘菜的工夫,偷偷回到自己原先的住处,不料没走出多远还是被李文阳发现了。
李文阳追上去说什么也不让雷老汉走,“老爹,我知道您心里在想啥,他们爱叨叨就让他们叨叨去,我们一家人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还是那句话,您救了我的命,如果不让我报答您,余生我都不会心安的……”
看着李文阳一个大男人说得眼泪都快下来了,雷老汉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打消了回到原住处的念头。
为了尽量减少李文阳一家的负担,平时,李文阳夫妻在外忙活时,雷老汉也没闲着,捡些饮料瓶、废纸壳子卖,卖的钱,他都交给了王芳,说是用来交家里的电费,他甚至还主动揽下了接送李文阳的儿子上下学的任务。
不过,王芳收下雷老汉“上交”的这些钱也并没有使用,而是偷偷放了起来,他和丈夫李文阳都商量好了,如果当面拒收老人的心意,势必会对他的自尊心造成打击,他们打算先假装收下,等找个时机再以另外一种名义还给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由于小孩子不懂事,对于雷老汉的突然加入,李文阳的儿子表现出了极强的抵触情绪,不仅不让他送自己上下学,甚至还当着父母的面说雷老汉就是个捡破烂的老头,赖在他家不走,就是个赖皮。
李文阳夫妻从小宠溺孩子,但他们都知道这话很伤人,所以也没惯着,当即就打了孩子的屁股,雷老汉也没拦着,但等李文阳打完孩子后,他又急忙将孩子抱在怀里,问他疼不疼。
紧接着,雷老汉又从自己房间拿出一个玩具机器人,那是他前几天用卖纸壳子的钱的一部分给小家伙买的,本来打算过段时间再给他,但是现在他觉得机会最好。
当雷老汉把玩具递到小家伙面前时,他立马破涕为笑,刚想伸手去拿,不料,雷老汉却把手缩了回去。
“骂人是不对的,这个机器人是爷爷的好朋友,你刚才骂我,它都生气了,说不要跟你玩,你现在跟爷爷道个歉,以后不随便骂人,爷爷就让机器人原谅你,然后我把他送给你。”
闻此,小家伙立马就跟雷老汉道了歉,雷老汉也遵守承诺,将玩具给了他。
一旁的李文阳夫妇心里却不是滋味,他们觉得老爹肯定很生气,说不定待会又要闹着搬走。
于是,趁着儿子在院里玩耍时,李文阳赶紧跟雷老汉道歉,说小孩子不懂事,让他别往心里去。
雷老汉爽朗笑了一下,“我当然也知道他还是个孩子,自从我搬到这里后,你们就像我的亲儿子亲儿媳一样,而我也早已把小宝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孙子顽皮不懂事,做爷爷的当然不会跟他计较。”
本来是想宽慰老爹的,结果反而被他宽慰了一番,闻此,李文阳夫妻俩舒了口气,接着相视一笑。
当年的除夕,雷老汉是在李文阳家度过的,他说这是他多年以来过得最快乐、最温暖的一个除夕,有儿孙相伴,他很知足了。
李文阳夫妻则在一旁憨笑:“只要您愿意,以后您每年都能和我们一起过除夕,不会再孤单了。”
雷老汉一边抹着泪,一边喃喃道:“我愿意,我愿意……”
也就在除夕这晚,王芳将之前雷老汉上交给她的那些卖废品的钱都拿了出来,自己又加了些,然后一起递到了老人面前,说这是做儿子儿媳的一份心意,如果他不收,那就是嫌少了,当初他救李文阳的恩情,夫妻俩一直铭记在心,如果那晚没有他搭救,如今自己的儿子早就成了孤儿。说着说着,王芳声音哽咽了起来。
雷老汉本来是不打算要的,但王芳的言辞和举动让他没办法拒绝。
值得一提的是,之后每年的除夕晚上,王芳都会将当年雷老汉卖废品上交给她的钱以各种理由还给了雷老汉,不仅如此,平时的一些重大节日,王芳和李文阳也会带老人去镇上给他买衣服没鞋子。
夫妻俩对雷老汉的好,雷老汉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无以为报,就帮忙全心照看着小宝,一家人其乐融融,让旁人羡煞不已。之后,也没有人再道这一家子的长短了。
这样温馨和谐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十多年,直到2014年这年,雷老汉因病住过一次院,虽然后来康复出院了,但身体已大不如从前。
也许是感觉自己大限将至,这年的11月份,雷老汉突然将李文阳和王芳夫妻俩召到跟前,先是说了许多感谢的话,然后拉着李文阳的手郑重说道:“我原先那个老房子的床板底下有一只旧木箱子,里面有个装饼干的铁盒子,你帮我取来一下。”
李文阳一边点点头,顺带多问了一嘴,“看您这么惦记,应该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吧?”
没想到,雷老汉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又点了点头,“那东西对我而言很珍贵,但是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几个破铁片子了。”
见夫妻俩一脸疑问,雷老汉叹了口气,最终还是说了实情。
原来,雷老汉原名雷显成,15岁的时候在某部的铁道兵团当兵,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出力。然而,等他因伤退役回到家乡,却发现妻儿早就不见了。
可能是他多年未归,家里人以为他在战场上牺牲了,所以才搬走了。退役后的雷显成因为受过枪伤,每逢阴雨天气,那些伤口就会复发阵痛,因此,他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一边拾荒,一边寻找妻儿。
不曾想,因为十一年前救了落水的李文阳,而发生了后面温暖和谐的故事,雷显成老人觉得这辈子值了,唯一的遗憾就是不知道自己妻儿的下落。
而他刚才要李文阳去取的那个铁盒子里装的不是别的,正是他当兵时获得的一些勋章,虽然不值钱,但对于他来说,那是他一辈子的荣耀。
得知了老爹的真实身份后,李文阳夫妻俩十分震惊,同时,心里油然生起了一股崇敬之情,想不到这些年来默默无闻的老人竟然是一名英雄!
李文阳鼻头一酸,“老爹,既然您当过兵,又有那些勋章,为什么退役后不拿去镇政府登记啊,如果您登记了,之后就不用一个人过着食不果腹的拾荒生活了啊!”
“我就是不想给国家添麻烦,这么大一个国家,要修路架桥,科研航天,哪一项不花钱?能省点是点啊!”
听到这,夫妻俩也明白了老爹的心思,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好。
接着,李文阳应了一声,招呼王芳好好照顾老爹,自己则出门去取老爹说的那个铁盒子去了。
当李文阳按照老爹的提示找到木箱,并打开铁盒看到那几枚勋章时,他沉默了。他思索再三,最终还是决定瞒着老爹拿着铁盒去镇政府登记。
在李文阳看来,他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替老爹争取多少补贴,哪怕不要那些补贴,他和妻子也能将老爹照顾得很好,他的目的就是想让政府,想让大家都知道当地还有这么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英雄。
他还要将老英雄十多年前不顾个人安危,大冬天下河救了他一命的事迹告诉工作人员,让大家都记住他,也让之前那些说三道四的邻居看看,老爹不是什么居心叵测的捡破烂的老头,他是一个大好人,大英雄!
于是,当李文阳抱着老爹的铁盒赶到镇政府时,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工作人员将情况汇报给领导后,领导立马亲自去李文阳家里探望了雷显成,之后又给他申请补贴。
看到事情已然木已成舟,老爹也没有责怪李文阳,但是他却坚决不肯接受那笔补贴。
无奈,工作人员只好将雷显成老人的补贴转交给了李文阳夫妻俩,希望他们能劝老人收下。
李文阳表示,自己一定会将这些补贴用于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雷显成老人知道后,则把李文阳夫妻俩拉到一边,表示事已至此,那就这样吧,但那补贴中的一半,他要拿出来送给小宝,也就是李文阳夫妻俩的儿子,不然,他就去找政府,不要那笔钱。无奈,李文阳夫妻俩只得答应下来。
雷显成因为心善,救了李文阳,也给自己的晚年带来幸福,而李文阳夫妻知恩图报,尽心侍奉老人,这是双向奔赴的善念。
向雷显成老人致敬!也感谢李文阳夫妻俩知恩图报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