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曝具俊晔与小S大S安葬方式起争执:遗愿与情感的拉锯战

近日,台媒报道称大S(徐熙媛)的丈夫具俊晔与其妹妹小S(徐熙娣)因大S的安葬方式产生分歧,男方希望采用土葬并设立墓碑以便祭拜,而小S则坚持遵循大S生前遗愿选择环保树葬。这一争议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舆论场中关于“尊重逝者意愿”与“生者情感需求”的讨论愈演愈烈。



争执核心:树葬与土葬的分歧

大S于2025年2月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后,家属根据其生前意愿选择树葬,骨灰暂存于其生前居住的信义区豪宅,待台北市殡葬管理处完成申请后,将骨灰研磨撒入树木根部,不立碑、不留名,彻底回归自然。然而,据台媒TVBS最新消息,具俊晔因“不舍爱妻下葬后无处祭拜”,提议更改安葬方式,希望为大S设立墓碑,以便家人追思。这一要求与小S坚持遵循姐姐遗愿的态度形成冲突,导致下葬时间被迫推迟。



树葬背后的环保理念与争议

树葬是大S生前明确表达的意愿,与其追求环保、低调的性格相符。台北市殡葬管理处资料显示,树葬需将骨灰研磨后埋入指定园区树木根部,不占用土地资源,且不设墓碑、不记录姓名,保护逝者隐私。小S多次强调,这是大S“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最终选择,家属将严格遵循。但部分网友质疑,树葬缺乏传统墓碑的纪念功能,家属未来可能难以找到具体位置悼念,显得“过于草率”。



具俊晔的情感困境:爱与现实的矛盾

具俊晔的坚持则更多出于情感需求。他在大S头七当日(恰逢两人结婚三周年纪念日)发布悼念视频,配文“永远爱你”,足见其悲痛之情。台媒称,具俊晔希望保留一个具象的祭拜场所,既是对亡妻的怀念,也可能与其韩国文化背景中重视墓地祭奠的传统有关。此外,大S的巨额遗产分配问题(涉及子女国籍、婚姻合法性等)尚未完全解决,具俊晔的立场或也受到财产处置压力的影响。



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争议曝光后,网友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1. 支持树葬派:认为应尊重大S遗愿,树葬符合其环保理念,且公众人物隐私需被保护,设立墓碑可能引发粉丝或媒体骚扰。

2. 理解具俊晔派:认为生者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设立墓碑是悼念的寄托,且“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不应被完全摒弃。

3. 质疑动机派:部分声音指出,具俊晔此前被曝与大S存在婚姻矛盾(如被讽“软饭男”),如今高调介入安葬方式,恐有借机塑造“深情”人设之嫌。



争议背后的深层问题

这场争执不仅关乎安葬形式的选择,更折射出公众人物身后事处理的复杂性:

遗愿与家属情感的平衡:如何在尊重逝者意愿的同时,兼顾生者的心理需求,成为难题。

文化差异的冲突:具俊晔的韩国背景与小S代表的本地习俗,可能加剧观念分歧。

舆论场的放大效应:大S作为公众人物,其家庭决策被置于聚光灯下,任何细节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结语

大S的离世本已令人唏嘘,而家属间的争执再度将其推向舆论风口。无论是树葬还是土葬,这场争论的本质是对生命终结方式的思考。或许如小S所言,“让姐姐平静走完最后一程”才是最终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仍需家属在理性与情感间找到平衡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