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游园时发现北京动物园对长颈鹿馆(东馆)进行了拆除,想了解该建筑是否属于文物?北京动物园表示,该建筑并非文物,拆除重建是为改善动物居住环境、提高游览安全性。新京报记者查询相关招标计划公示显示,长颈鹿馆(东馆)使用年限已超60年,改造后内部将科学设置围栏、串门、保证饲养操作安全。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东馆)资料图。来源:北京动物园官方微博

长颈鹿馆建筑漂亮,给游客留下美好童年回忆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已经在园内发布游园提示,称为改善动物居住环境、提高游览安全性,2024年12月15日起,北京动物园将对长颈鹿馆(东馆)进行整体拆除重建。项目计划施工时间为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10月。施工期间,公园将在长颈鹿馆(东馆)周边搭设施工围挡以确保游客安全。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是动物园西部最高的馆舍,颇具欧洲风格。为了照顾长颈鹿特殊的身体特征,不论是馆舍还是栖棚都建得高高大大。长颈鹿馆的外墙是亮丽的黄色,蓝绿色条纹点缀其间,充满童趣和活力,和长颈鹿的外形也很搭配,不少游客将其作为拍照背景墙,觉得很“出片”。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东馆)拆除重建的消息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称,长颈鹿馆是最有特色的建筑,这栋漂亮的老建筑给自己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见证了很多孩子的成长。看到拆除的景象,感觉在和一位老伙伴告别。市民张先生说,这个长颈鹿馆,他从小就很喜欢,在北京市属公园里属于有特点且与众不同的建筑,拆了颇为可惜,希望不要完全拆除。

同时,大多数网友也表示支持和理解,认为“虽然舍不得,但房子不是给游客看的,动物福利要优先,希望长颈鹿能住上更大更漂亮的房子。”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东馆)资料图。来源:北京动物园官方微博

使用年限已超60年,或将原貌重建

记者查询发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去年8月发布《市规划自然委西城分局完成北京动物园熊猫馆、长颈鹿馆提升改造规划方案多规审查工作》,其中提到,始建于1906年的北京动物园,为迎接建园120周年庆,提出对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熊猫馆、长颈鹿馆馆舍进行提升更新改造,补充危旧馆舍功能短板。

为尽早完成两处馆舍更新改造,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指导北京动物园结合地区城市更新和西城区花园城市建设,融合园区中式园艺的原生环境,保留原橱窗长廊式馆舍的典型建筑,延续提升新馆舍功能优化和建筑更新特色,高质量保障两馆舍的精品建设。


北京动物园长颈鹿馆(东馆)资料图。来源:IC

在北京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系统,记者查询到了长颈鹿馆改造工程的招标计划公告,项目概况显示,长颈鹿馆(东馆)建于1956年,使用年限已超60年。目前建筑结构破损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馆内未设置动物串间及饲养员安全操作通道。计划将长颈鹿馆(东馆)拆除后,原貌重建,解决建筑结构安全问题,内部科学设置围栏、串门、保证饲养操作安全。

针对市民关注的长颈鹿馆(东馆)是否为文物的问题,记者联系了北京动物园,工作人员表示,长颈鹿馆不是文物,就是普通建筑。长颈鹿馆(东馆)整体拆除重建是动物园正常的施工工程,也是重点项目。

“目前园区有两处在建施工,一处是长颈鹿馆,另一处是大熊猫馆东侧,都是基建项目。”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北京动物园也发布过游园提示,称对大熊猫馆东侧的动物展区进行改造,项目计划施工时间为2024年12月15日至2026年5月。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