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新办举行吹风会,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
2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以及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出席吹风会,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凌激表示,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于昨日正式公布。
《行动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
凌激强调,《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好《行动方案》、服务好外资企业,为各国企业投资中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条件。
商务部:将开展六大招商引资行动
在答记者问时,朱冰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市场规模还在稳步扩大,消费也在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很快,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各国的比较优势调整投资布局,是非常普遍的,也属于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总体来看,中国市场对外资保持了比较强的吸引力。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存量外资企业数量是46.5万家,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4.6万家。2024年我国又新设了外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了9.9%。可以看到,跨国公司虽然有进有出,但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总体数量还在增加。”朱冰称。
在外商投资方面,朱冰介绍,商务部初步考虑在标志性展会、投资促进机制、品牌赋能、境外招商、圆桌会议、银企对接等方面开展六大招商引资行动,依托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打造“选择经开”“携手服开”两个子品牌,通过标志性展会、重点活动、重点平台,向外国投资者更好地解读剖析中国经济综合优势、营商环境和系列政策,引入更多高质量的外资项目。
关于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的问题,凌激表示,《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了“建立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体系”,就是要明确相关标准,切实保障内资和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下一步,商务部将积极推动这些配套细则尽早落地见效。
关于数据跨境流动问题,凌激表示,中国关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的制度设计是公开透明的。去年3月份,国家网信办公布了《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对数据出境相关规定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外资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机制,并组织了一个专题的外资圆桌会议,解答大家对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关切。同时,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跨境的管理效率,指导和帮助外资企业依法依规、高质量高效实现数据跨境流动,目前提出申请的外资企业绝大多数数据跨境流动的申请都得到了批准。
此外,在答记者问时,朱冰指出,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仅无益于解决自身的问题,也对中美正常经贸合作造成破坏,既不利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企业发展,也会干扰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和支撑条件不会改变。很多跨国公司都看好投资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深耕中国的意愿非常强烈。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外资企业更好分享发展机遇。”朱冰称。
国家发改委: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华中介绍,2025年,国家发改委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具体将主要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此外,推动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系统化改进外商投资管理和促进工作。
第二,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
第三,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引资平台作用。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以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减污降碳等为导向引导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发区在吸引外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做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服务,今年,国家发改委还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工信部:支持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在电信领域,姚珺介绍,截至2024年底,已有2343家外资企业获准在华经营电信业务,为电信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差异化服务。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进试点开放工作,加强政策解读,优化服务管理,支持外资企业参与试点,探索更多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做好经验积累和宣传推广,组织开展试点情况总结评估,梳理先进模式、典型案例等,推动释放示范效应。同时,根据试点情况不断完善开放政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提升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助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在制造业领域,姚珺指出,外资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工信部将认真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等各项开放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外资企业在华更好发展。
一是深化产业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支持各国企业家、投资人来华创新创业,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二是共享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机遇。三是发挥园区、集群等载体的稳外资作用。四是持续做好外资企业服务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
周卫军表示,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让外资企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放心经营。
首先,要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公平公正市场环境。再次,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最后,要加大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此外,谈到“两新”政策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周卫军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重要标准的研制,与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文件,支持外国专家参与我国团体标准制定和相关专业标准技术组织,也欢迎更多外资企业和外国专家积极参与标准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来,支持“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编辑:江右
校对:纪元
制作:黄梅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