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伯与妻子、子女关系往来甚少,倒是温柔的邻居李阿姨常来料理家务,老伯于是和李阿姨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还把征收补偿款也交给李阿姨保管。哪知,随着最后一笔征收款到账,李阿姨突然性情大变,吴老伯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近期,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遗赠扶养协议纠纷。温柔邻居拿到征收款后大变脸

吴老伯独居多年,与妻子、子女关系往来甚少。随着年事渐高,吴老伯请邻居李阿姨帮忙做饭打扫、料理家务。几年下来,吴老伯对李阿姨很是信任,甚至把自己的征收补偿款都交给李阿姨保管。

2022年6月,吴老爹和李阿姨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李阿姨负责吴老伯的生养死葬,吴老伯过世后,其遗产将悉数归李阿姨所有。协议还约定,吴老伯负有保管、维护遗赠财产的义务,不得单方处置遗赠财产。

不料,协议签订后,原本温和妥帖的李阿姨性情大变,对吴老伯的照顾变得十分敷衍,而对他的钱款掌控变得十分强势。随着吴老伯的最后一笔征收补偿款被转入李阿姨的账户,李阿姨对吴老伯开始不闻不问,连一日三餐都不再提供。


邻居称可以解约要补偿24万元

2023年6月,突感身体不适的吴老伯被侄女接回老家照料。次月,身体好转的吴老伯返回上海,要求与李阿姨解除协议并讨回被其转走的征收补偿款。而在协商过程中,两人却爆发激烈冲突,甚至出动了警察。协商未成,吴老伯只得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李阿姨之间的《遗赠扶养协议》。


庭审中,年逾九十的吴老伯亲自到庭,以李阿姨虐待、殴打、骗取征收补偿款等为由,要求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已经于2023年7月解除。对于被李阿姨转移的征收补偿款,吴老爹表示将另行报警或者诉讼处理。

李阿姨本人并未露面,她委托律师出庭,表示自己并没有殴打虐待,更没有骗取吴老伯的财产,吴老伯无权单方解除协议。但因吴老伯擅自携款离家,违反协议约定,故认可《遗赠扶养协议》已经于2023年7月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

与此同时,李阿姨提出,协议签订后,吴老伯便无权擅自处分自己名下的财产,如要使用,应经其允许。但在2023年6月,吴老伯未加告知便擅自离开上海,导致李阿姨对吴老伯的财产彻底失控。李阿姨认为,吴老伯的这一行为属于“擅自处分财产”,构成违约,应当依照协议约定按扶养年限对李阿姨进行补偿,累计应补偿24万元。


法院:要求补偿有违公序良俗

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鉴于双方一致认可案涉《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节,法院认定该协议合法有效,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亦认可该协议已于2023年7月报警当日解除,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予以确认。

原告吴老伯经法院再三释明,明确不向李阿姨主张违约责任,并表示已就征收补偿款的返还另案主张权利。

针对李阿姨称吴老伯在订立协议后即丧失自由支配、处分名下财产的权利以及吴老伯离家外住系擅自处分财产,并因此需补偿李阿姨24万元的意见,法院认为:

一、《遗赠扶养协议》调整的是原告吴老伯遗产的归属,吴老伯生前对自己名下财产仍享有完整、独立的支配和处分权,不受《遗赠扶养协议》的限制;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履行有赖于被扶养人与扶养人之间的信任,在信任基础已经丧失的情况下,吴老伯作为被扶养人,有权重新选择合适的方式安置自己的晚年生活。李阿姨仅因吴老伯离开原居住地,其难以掌控他的财产,即要求吴老伯补偿24万元,无事实基础,无合同依据,有违法定公序良俗原则,有违社会基本道德认知,法院不予采纳。

综上,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于2023年7月解除;对李阿姨提出违约责任及补偿要求,未予支持。


法官说法

一、遗赠扶养协议是什么

遗赠扶养协议是由作为被扶养人的自然人与作为扶养人的组织或个人签订,约定由扶养人承担该自然人的生养死葬义务,并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扶养人应当是继承人以外的人,其本身对被扶养人的遗产不享有继承的权利,而是基于协议的订立、义务的履行而取得受遗赠的权利。

二、遗赠扶养协议的特殊性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遗赠存在明显不同: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行为。遗赠扶养协议首先是一种协议,需要被扶养人和扶养人共同协商,达成合意方能订立;协议的内容也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而遗嘱、遗赠则是完全由立遗嘱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决定,遗嘱、遗赠的内容无需征得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同意;相反,如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干扰、妨碍立遗嘱人依照自主意思的表达,所订立的遗嘱和遗赠很可能会归于无效。

2.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合同。遗赠扶养协议的双方互负合同义务:扶养人对被扶养人负有生养死葬义务,并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被扶养人享有被扶养的权利,并负有保障扶养人依照约定取得遗产的权利,由此衍生不得恶意损毁、转移、挥霍其财产的从合同义务。

3.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性。基于对合同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保护以及诚实信用原则,遗赠扶养协议具有适用上的优先性,不论其订立的先后,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于遗嘱继承、遗赠以及法定继承的效力。

三、遗赠扶养协议的违约救济

通常情况下,如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约定导致协议解除,则无权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已经支付的供养和扶养费一般不予补偿;若是被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约定导致协议解除,应当偿还扶养人已经支付的供养费用。当然,法律并不排斥双方对此做出其他约定,但约定本身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本案中,吴老伯和李阿姨在协议中约定吴老爹负有保管、维护遗赠财产的义务,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但李阿姨就此认为吴老伯丧失对其财产的支配和处分权,显然缺乏法律依据,亦不符合合同约定。

不论是否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吴老伯对其名下财产均享有独立、自主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能,这是所有权所赋予的法定权能;遗赠扶养协议所能调整的仅是吴老伯去世后遗留财产的归属,限制的是吴老伯订立遗嘱和遗赠的效力,并不限制其生前对财产的正常使用和支配;即便基于合同义务,吴老伯不应恶意损毁、转移、挥霍其财产,也不影响吴老伯对其财产的合理使用和支配,更不影响吴老伯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另寻他法,安度晚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