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明代第一才子之称的杨状元(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在谪戍云南永昌卫的三十五年生涯中,多次出入、滞留永宁,数次往返途经西陆川黔古道,沿途驿舍留下众多诗作题咏,现存永宁六十多首诗中,刻记下了杨状元当年的历历行踪。他在《夜宿普市》诗中写道:
孤城比屋雪封瓦,重雾浓岚幂四野。
飘飘风凹巧回鸢,凝固水槽工溜马。
倦客落日投主人,冷突无烟炊湿薪。
敢辞白首御魈魅,眼前木夫尤苦辛。
此诗叙写了深山孤城普市驿站积雪封瓦,山路困难,木夫犹为辛苦的艰难。呈现深山中冷冽无炊,民众生活穷困的惨烈状况。表达他关心山民疾苦,同情劳动人民之感伤。
当年的深山孤城普市驿,是盐马道上贩夫走卒、马帮驮队歇脚的地方,设有城廓,办事衙门、派驻着军队、也建有堂皇庙宇等。然而远山悠悠,山路漫漫,荒凉而又崎岖的盐马道上,山风凛冽,山草没眼,伸向深山峻岭间的小路,一眼望不见头。一直伸进大山中去。山野茫茫,只有眼前这座唯一的孤城驿站接待着来往商客。杨状元由云南返回四川,由四川去至云南,都需要经过此驿。此驿与杨状元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也开启了深山普市古驿站之文风。
听当地人讲,普市驿周围大红山、假角山、美女梳头山等众山皆美,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文笔峰,当地人尤为看重。百姓们说此山是普市驿的风水山,主普市驿兴文,出状元。此传说未必当真,但此山形如文笔峭立,维妙维肖却是实情。而且,自明状元数次经过以后,这里人就真重视了读书,出了不少优秀文化人,就是现在,这里学生读书都成绩好,我初初了解一下,考入大学的孩子真就不少,而且还都是好大学。不难理解,高考分数高,上好大学自然。当地人自豪地告诉我说:“我们这里是杨状元走过的地方,有文笔风水,自然人才辈出,焉能不出众多秀才!”这是传闻,但也是事实。我认为不是文笔峰的风水好,而是自杨状元过后这里家家户户重视读书,文风浓烈所致。
我结识过普市驿这一帮子农民,个个都能吟诗作对,还真的都可以写上一些诗、联、赋等,还都像模像样。究其因由,乃代代相传之故,父母培养教育。这证实了杨状元过普市驿对当地文化影响何其之深!这帮子人都是普市地方庄稼汉,道道地地的农民,但他们的认识、理念、水平,在整个四川、乃至全国都难有比拟,这就是杨状元过普市留下的遗风。
杨状元当年在普市,还刻意描写过普市的叵罗花。杨状元在《普市驿见异花,一干乔立,中空而外紫。花开于干末,类叵罗形,有黄白二色,故取金银名之云》诗中写道:
金叵罗,银叵罗,
瘴花开时瘴雨多。
二梁哨,双井坡,
马头采折记经过。
流芳催人鬓嗟陀,
奈此长征远戍何。
历史文化名城叙永古道上,多少这样的古遗存,诗存有待我们去发现、去保护啊! 在普市驿古道上行摩尼的雪山关古道,杨状元亲身体验翻越之后也作了民谣《雪山关谣》。诗中写道:
雪山关,雪风起。
十二月,断行旅。
雾为箐,冰为台。
马尾缩,乌鸣哀。
将军不再来,西路何时开?
既表达翻越1800多米高雪山关后,对万历年镇守永宁之“礼贤敬老,泽及枯骨” 何卿将军的怀念,也抒发了行走雪山关古道之艰辛。大雪封山,山路迢迢。朔风呼啸,雪野茫茫。路断行人,凄冷萧瑟。虽苦不堪言,杨状元却仍以坚强意志,顽强精神鼓励自己。他在《雪山关见梅》诗中借梅自况,抒发心境。诗曰:
自甘蛮方瘴疠,谁怜姑射肌肤。
肠断何郎东阁,魂消林叟西湖。
表达不屈服朝庭恶势力,宁甘瘴疠、寄怀知音的内心感慨。而对上云南途经的赤水河古道,杨状元笔下是如此叙述:君不见,
赤虺河源出芒部,虎豹之林猿猱路。
层冰深雪不可通,广寻建木撑寒空。
明堂大厦采梁栋,工师估客穿蒙笼。
此水奔流似飞箭,缚筏乘桴下蜀甸。
黯淡滟濒险倍过,海洋流沙争一线。
谁驱鸟鹊役鼋鼍,秋涛夏潦息盘涡。
柏亭云屏济川手,奠民枕席休干戈。
安得修为夷庚道,镌刻灵陶垂不磨!
这是杨状元在《赤虺河引》诗中叙写的赤水河山行险阻,采大木为朝庭修建太庙的民工、贩货商客行人穿行森林古道,赤水河险,比传说中鹅毛入水沉也只争一线,行路之艰辛危险苦状,令人骇目。希望“安得修为夷庚道,镌刻灵陶垂不磨!” 如能有人改变此交通状况,功德永留后世不磨。他还有《层台驿》五律一首:
陡坂千页蹬,破店两三家。
湿灶薪无焰,硗田饭有沙。
瘦兵宵泣血,猛虎昼磨牙。
行路难为此,羁愁一倍加。
这些诗吟中,我们知道杨状元当年行走永宁古道的艰辛,人们生活的穷困。他以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这许多绚丽之诗,除让我们知道他风尘仆仆、忧忿时事、感伤行旅之痛苦和废居边地的情怀外,更让我们看到古道上当年的荒凉。大山深涧绝壁,“百里迥无烟火接,依稀犹似燧人前”荒无人烟、凄寒荒凉境况。联想当初古道开劈之艰难。
就如永宁人屡次送别杨状元,与之饯别的永宁城南“鱼凫关”,这座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的古关隘,杨状元为其撰联:“华夷统镇连千里; 黔蜀分疆第一关”。并题下“凫关拥日” 四个大字作横批。联中点出鱼凫关所处“黔蜀分疆” 的地理位置,“华夷统镇” 重要边地。还为此关题写了关名,状元墨宝镌刻关上,永留后世万代瞻仰,闪亮永宁,生辉永宁!
然而,“状元墨宝今犹存,何处再觅状元魂。红岩千载悠悠恨,可惜明朝笫一人”。这是永宁鱼凫关前众人对杨状元之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