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要说,既然不喜欢这个专业,当初为何要选它,为何不去寻找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专业或事物。

可对于普通家庭的高三学生而言,在过去12年填鸭式教学下,以及那个时代下父母的认知而言,

大多数人也只能跟随社会热点而进行行动,更遑论热爱,这是多奢侈的东西啊,

我们这些人,可能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自己喜欢什么吧,就在所谓教育快车道上急速前行。

在求学的路上,大多数的学生早上六点多起来,7点多到学校,上一天课,回家依旧要做作业到深夜,

也许我还算幸运,在四年级前在村上读的小学,只是之后到城里读书后,就也卷入了汹涌的城市工业化教育浪潮当中。

还记的小时候由于那时整体教育资源的有限,当时学校布置作业量其实很小,我只要在课间或者放学后做五分钟,就能够基本完成了。

那时的我们,没有现在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但确能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由于在村子里,那时的父母不会像现在城市里的父母一样,担心小孩在外面走失,

我们在放学后,可以自由的去邻居家串门,找同龄的甚至其它年级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在蓝天下,在土地里,我们捉迷藏、跳跳皮筋、打弹珠、下土棋、踏青爬树…,

从家里偷偷带点米或地瓜,去河边架点小火过家家,扮演老师、家长过过小孩想象中的大人世界。

金色童年,可能是对那时的印象,回首发现原来童年是那么的短暂,那时作为小孩的我们,

曾觉得时光是那么的漫长,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是如此的令人怀念。

对比如今的小孩的学习状态,各种补习培训和繁重的课业,动不动呼叫家长的班级微信群,真是令人唏嘘。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的一两年,我更多的是沿袭以前的一种惯性,去努力完成既定的任务,

在工作中,能称为自我抗争的部分,也许就是到下班时间的那一刻,准点准时的收拾东西,及早逃离办公室,

虽然那么准点可能对于自己来说也没有实际上的意义,但每做出这一行为时,心理上好像取得了某种胜利。

也有人叮嘱我,一般要下班时间到后多坐五到十分钟再走,或者等领导离开后,自己再离开,可以让领导对自己有个好印象,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多么似曾相识的教诲啊,我承认这些话都很有道理,也许也是人情世故社会的本质要求,但我内心总是对这些充满抗拒,

可能可以接受的就是,上班时间高效完成工作就好,至少对于那份工资,你买的只是我的上班时间,我高效工作,问心无愧就行,

其它的,真的没办法再满足太多要求了,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这种心态。

也许是自我认知的偏颇,在我深切的感受中,所有人被社会运转的大机器裹挟向前,在现代工业化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如同一个螺丝钉被规则镶嵌其中,

工业化时代的工作也许更多需要是一个机器,而不是一个人,每一项工作都在追求的结果,而不关心人努力的过程,

描述下自己对那些被父母被奉为理想的白领写字楼感受吧,在偌大的办公环境中,所有人安静的端坐在电脑前,除了工作的事务性交流以外,集体静默。

这是当下工作环境的需要,但我总觉得这不适合人这种动物本身的需求,在这种环境待久的人啊,

终将变的安静寡言,人生性好动,那种鲜活的生命活力,在这体面的办公楼中,终将孤寂。

这无关对错,这是当下时代的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心设计,在学校里就开始培养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机器。

在程序化式的日子里,我渐渐对生活本身产生了麻木感,曾经眼里有光的少年,终将成为眼神麻木的牛马。

在内心的呼唤声中,在日渐生命无价值感增浓的时光里,在各种情绪的煎熬下,我做出了离职的决定,想去做一次生命的深度探索,

也许最后可能失败,但那又如何,再不和自己内心对话,不去寻找内心真实的声音,我可能会死掉。

我一直对当下的职场环境有着很强烈的不满,从小到大的我们已经那么努力了,如今却还需要再职场里继续内卷,争勇斗狠,

对女性生育的不友好,对有房贷压力、家庭压力员工的工作量倾斜记福利缩减。

人们二十多年的学习,毕业就二十七八了,以低廉的价格把其时间买断,而职场的35岁利剑悬在头上,行业下行的压力摆在现实当中。

社会上脱不下长衫的言论甚嚣尘上,各类媒体都在说现在年轻人放不下脸面去工作,

可年轻人为你们设定的这套教育体系规则努力了二十多年,最后就只值得去送外卖,去做哪些门槛贼低的工作吗?

而且就算做好心理建设去做了这些门槛低的工作,人家也会顾虑重重,不一定会雇佣你。

学历在这些工作上起不到丝毫作用,而且大概率还没有人家没学历的人做的好。这是把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竞争,这会有好结果吗?

社会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好的岗位都通过关系和亲缘或者极其激烈的竞争考试来流动,这难道是年轻人的错嘛?

各种专家在自媒体社交账号总会发出奇怪的言论来否定年轻人,为什么一边享受时代红利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一边又要做这么恶毒的事呢!

红利被你们吃了,然后来怪年轻人不努力!把红利留给自己,把绝望留给下一代,就是你们想看到的???

职场的残酷还是在于有太多的年轻劳动力可以选择,资本的异化侵蚀着所有普通大众,有人退休金过万,而有人埋头苦干月薪3000。魔幻现实的社会!

另一方面,结婚的现实物质压力摆在年轻人头上,高价的房车彩礼成了结婚的必要准备,

我就想问,婚姻如若纯粹建立在这些金钱之上,在漫长的人生中,你能保障你能维持住现有状态下的财富吗,

在未来如若失去财富之时,是否就将直面婚姻的破裂呢?这是什么好的事情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