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农村发展的进程里,集体整村搬迁被看作是推动乡村进步的好办法。
这能改善居住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好处一大堆。可奇怪的是,为啥还有人不愿意搬呢?咱们先来唠唠哪些村子会面临整村搬迁。
一般来说,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子首当其冲。像那些处在深山里,交通极度不便的地方,村民们出门买个东西都得翻山越岭,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更是难上加难。
这样的村子,就可能整村搬迁,在我国的广西、四川、云南不少这样的村子,就被整村搬迁了。
还有些村子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威胁,比如泥石流、山体滑坡高发地段,住在那儿,生命安全时刻受着威胁。
这种情况下,整村搬迁能让村民远离危险,去到更安全、生活更便利的地方。
另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的村子也会涉及搬迁。比如要修建大型水库、铁路、公路等,这些项目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村子就得为大局让路。
既然整村搬迁有这么多好处,为啥有人就是铁了心不愿意呢?其实吧,多数的年轻人还是比较支持整村搬迁的,就如我之前和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聊天,谈到村子逐渐空心化,他们都在说整村搬迁、合村并镇以后是大势所趋了。
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不太支持整村搬迁的。有些老人还对此,是十分的固执。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对故土的深厚眷恋。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饱含着情感。
老房子里有小时候的回忆,村口的大树是和小伙伴玩耍的地方,土地里还埋着先辈们的足迹。让他们离开,就像割舍掉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心里实在舍不得。
第二个原因,是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虽说新的安置点条件可能更好,但村民们心里没底。他们担心搬到新地方后,就业咋办?
对于习惯了靠土地吃饭的农民来说,没了熟悉的土地,不知道能干啥。要是新地方没有合适的就业机会,生活来源就成了大问题。
还有,生活成本也让人操心。新环境的物价、水电费啥的会不会更高?原来在农村,自己种点菜、养点家禽,基本生活开销不大,可到了新地方,这些优势没了,生活成本增加,压力也就大了。
再一个原因,是人际关系的断裂。
在农村,邻里之间关系都特别亲近,哪家有个大事小情,大家都会伸手帮忙。
可搬迁之后,要重新适应新邻居、新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而且,农村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都是依托原有的村落环境开展的。
可一旦搬迁,这些传统习俗可能就难以延续,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村民们也会觉得失去了精神寄托。
农村集体整村搬迁是好事,能让农村发展得更好,可村民们的顾虑也实实在在。要想顺利推进搬迁工作,就得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比如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让村民们到了新地方能有活干、有钱赚;合理控制安置点的生活成本,让村民们住得起、生活得好;
还要注重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村民们在新环境里也能找到归属感。
只有这样,整村搬迁才能真正得到村民的支持,让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