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增强群众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从上海市的健康科普体系构建到江西省宜春市的控烟专项行动,从三甲医院凭借专业优势进行科普知识输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扎根基层实施健康干预,健康科普已成为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力量,成为健康城镇建设进程中的“好声音”,奏响健康生活新乐章。
亲民又“有料”
健康科普迈上新高度
当下,健康科普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大步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以往,传统的健康知识传播方式,如科普讲座、科普书籍、宣传画、宣传册等,虽内容科学严谨,但往往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而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公众对健康知识的强烈渴求,健康科普在形式和内容层面不断创新,逐步朝着亲民化与趣味化的方向迈进。
“如厕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便秘的,毕竟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生孩子是子宫的事儿吗?人家是有领导的,那就是脑垂体。”
“发现结节不要着急上头,这就跟喝酒一样,得看酒的度数和种类,结节也得看它的种类和形态大小。”
在上海市,健康科普已成功实现从“枯燥说教”到“生动演绎”的华丽转身。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教育电视台等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自2021年开播以来,已累计吸引超30亿人次观看。医生们化身科普达人,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层层剖析、深度加工,转化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段子,在舞台上精彩呈现。这种创新形式,在为大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巧妙地将健康理念深植人心。
“健康脱口秀拓展了健康科普的边界,与传统科普形式相辅相成,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普外科姚乐副主任医师作为《健康脱口秀》节目的积极参与者,多次登上舞台,亲身见证了这一创新形式的蓬勃发展。在他看来,健康脱口秀并非简单地插科打诨,而是经过精心策划,传播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健康知识精华,这正是其广受好评、大获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参与其中的医生而言,台下观众的笑声、掌声等正向反馈就是他们持续创作的动力源泉。无论是讲者还是观众,都能在这场科普盛宴中享受知识传递的乐趣。”姚乐感慨道。
为了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健康促进主阵地和医务工作者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上海市将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写入地方性法规,并将健康科普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高级职称晋升等评价范围。同时,上海市积极推优选树健康“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科普品牌”及“健康科普管理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科普嘉年华”活动便是该市健康“科普品牌”的杰出代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介绍,自2020年起,该院每年举办“科普嘉年华”活动,累计征集到原创科普作品800多篇,其中的优秀作品通过说唱、情景剧、脱口秀等丰富多样的舞台形式得以生动呈现。“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形式,吸引更多医务人员投身健康科普,打破传统科普的单一模式,让科普变得更有趣、更接地气。”闵建颖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普嘉年华”不断升级。闵建颖介绍,为满足青年医务人员职称晋升需求,助力其提升新媒体科普能力,该院已连续推出三届“科普创造营”。在“科普创造营”中,青年医务人员可以得到资深科普专家的指导,提升科普创作能力。2024年,该院还与新媒体平台小红书展开合作,让科普作品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
健康科普与时俱进,蔚然成风,为全民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2023年,上海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46%,实现16年连升并创历史新高。
作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江西省宜春市以“有爱卫,无烟味”控烟行动为代表的健康科普同样别出心裁。当地将控烟科普深度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中心城区的36个网格与各级医疗机构结对。网格员深入了解百姓健康需求,巡讲专家库成员则提供个性化点单式服务,将社区打造成为健康科普的前沿阵地。
在2024年的“世界无烟日”,宜春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教体局携手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次无烟知识答题挑战赛、一次禁烟征文比赛、一次手抄报和绘画评比活动),组织该市131所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宜春市爱卫办负责人李俊介绍:“控烟已成为当地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已提前达成控烟行动的既定目标。”
分级又分类
从泛科普转向深耕垂直领域
随着健康科普的不断深入,各地科普工作也逐渐从泛科普向垂直领域拓展延伸,构建起分级分类的科普体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崔松主任医师指出,不同级别的医院在科普内容设定上,需要充分考量受众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可一概而论。“三级医院凭借强大的医疗资源与专家团队,可更多聚焦于前沿医学知识、疑难病症等专业领域的深度科普,如危重孕产妇救治、器官移植等。区级医院主要承担所在地区居民的日常医疗工作,科普方向应侧重于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而社区医院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则应更多关注重点人群的慢性病管理与健康指导。这样才能精准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
从“泛知识”迈向“硬知识”,深耕健康科普领域20余年的崔松运用电视节目、报纸杂志、微博、播客、短视频等各类传播平台和形式,不断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拓展科普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作为一名资深心血管内科专家,他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科普工作。针对这类在我国致死率高的疾病,他巧妙地将心脏比作房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受众轻松理解心脏结构与常见疾病。“电路出问题,可能引发早搏、房颤;水路堵塞了,或许就是心肌梗死。”他运用这些形象的比喻,让科普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从泛科普向垂直领域科普转型,关键在于找准自身特色赛道。过去是‘先声夺人’,如今则更考验传播者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崔松介绍,中西医结合是曙光医院的一大特色,因此他重点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心脏和心理)疾病开展科普。
宜春市的控烟行动同样体现分级科普理念。该市推动市、县两级人民医院设立戒烟门诊,每个门诊均配备专业医生、护士各1名。宜春市丰城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熊巍介绍,该院自2016年开设戒烟门诊以来,已接诊1000余名戒烟人员,这些人的戒烟成功率达40%左右。戒烟门诊不仅为吸烟人员提供专业戒烟指导与个性化干预方案,还通过定期随访,助力吸烟人员克服戒烟过程中的重重困难,巩固戒烟成果。
此外,丰城市人民医院还对全院600余名医务人员进行戒烟劝导技术培训。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主动询问吸烟人员吸烟情况,进行个性化劝导,并将有戒烟需求的人员及时转诊至戒烟门诊。熊巍表示:“戒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医生与吸烟者共同努力。这种全员参与的控烟行动,有效扩大了控烟宣传覆盖面,也增强了市民的控烟意识。”
在社区层面,宜春市积极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15岁以上就诊居民提供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刘芳剑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干预6万多人次,成功帮助众多居民告别烟瘾,其中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80多岁。
“未来,健康科普将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更加精准聚焦的内容融入百姓生活。”崔松表示,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力量,也需要政府的持续支持与激励,从而让健康科普形成良性循环,让科普“好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来源:健康报记者 刘嵌玥
编辑:杨真宇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Q41IYX0L】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