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开国将领在当团长时,得到了毛主席的“连升三级”。
1925 年,广东区委全力组织省港大罢工,周恩来因公务缠身,忙得不可开交。彼时,组织批准邓颖超前往广州与周恩来完婚。可周恩来实在抽不出时间前往码头迎接邓颖超,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将这个重要任务交给警卫副官陈赓。
邓颖超抵达广州那天,周恩来把陈赓叫到跟前,仔细地交代了注意事项,随后递给他一张邓颖超的照片,认真地说道:“待会儿你见到邓颖超同志之后,一定要好好向她说明一下情况,我实在是太忙了,抽不开身。”
陈赓接过照片,信心满满地应下了这个 “特殊任务”。
陈赓怀揣着照片匆匆赶到码头,此时码头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瞪大眼睛,仔细地打量着每一位从船上下来的女子。然而,人潮渐渐散去,直至码头上几乎没什么人了,他始终没能找到与照片上相符的邓颖超。
离开码头后,陈赓心急如焚,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邓颖超可能去的地方。突然,他灵机一动,心想邓颖超或许在找不到接应的人后,会自己前往黄埔军校找周恩来。于是,他立刻转身,朝着黄埔军校的方向飞奔而去。
当陈赓气喘吁吁地推开周恩来房间的大门时,看到一位女子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她正是照片上的邓颖超。
陈赓又惊又喜,急忙走上前与邓颖超握手致意,并连连向她解释自己未能在码头接到她的原因。
邓颖超亲切地说道:“麻烦陈赓同志来回跑这一趟了,让你一个人在码头上等了这么久,我表示诚挚的歉意。”
陈赓和周总理夫妇的缘分不止于此。
十年后,红军右路军从毛尔盖出发,踏上了北上的艰难征程,周恩来时任中革军委副主席,与毛泽东一同率领队伍前行 。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与恶劣的环境,让周恩来的身体不堪重负,他患上了严重的肝脓肿。在当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这种疾病很难痊愈,甚至危及生命,周恩来还连续高烧不退,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
得知周恩来患病的消息后,陈赓心急如焚,他匆匆赶到彭德怀的住处,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彭总,我有个请求,无论如何,请您务必答应!我想亲自去照顾周副主席,抬他过草地。”
彭德怀看着陈赓坚定的眼神,默默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陈赓得到许可后,立刻赶到周恩来的队伍。此时的周恩来正躺在担架上,昏迷不醒。陈赓接替了前面的战士,抬起了担架。他一边抬着担架,一边询问旁边的萧劲光:“周副主席昏迷多久了?”
萧劲光满脸忧虑地回答:“有 6 个多小时了,我们都快急死了,可部队现在缺医少药,实在是没有好办法啊!” 陈赓听后,心情愈发沉重。
队伍在草地上艰难前行,草地的环境极为恶劣,天气变幻莫测,陈赓和战士们抬着周恩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
过了一会儿,陈赓看着昏迷中的周恩来,心急如焚地说道:“可惜现在不是在爬雪山,要不然就有办法帮助周副主席降温了!”
杨立三在一旁说道:“前两天刚下过雪啊!但是草地上积雪融化得太快了!”
杨立三的话提醒了陈赓,他灵机一动,指着前面的山丘说道:“大家看到前面的山丘了吗?我们将周副主席先抬到山丘的背阴处,说不定能找到办法!” 众人听后,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将周恩来抬到了山丘的背阴处。
陈赓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地上还未融化的积雪,他兴奋地喊道:“太好了!有积雪!”
随后,他迅速将雪捏紧,小心翼翼地放在周恩来的额头、手掌心等地方,试图通过雪的凉意为周恩来降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陈赓和战士们紧张地守在一旁。
不到半个小时,奇迹发生了,周恩来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朦胧之间看到了陈赓的笑脸,陈赓激动地大声喊道:“周副主席醒了!”
周恩来有些诧异,虚弱地问道,他怎么过来了? 萧劲光连忙上前说道:“周副主席,陈赓主动向彭总申请过来给您抬担架,也是他找到雪帮您降温的!您现在感觉好点了吗?”
周恩来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看着陈赓,心中满是感动说:“以前你救过蒋介石的命,现在你又来救我了。”
陈赓看着醒来的周恩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副主席,您可算醒了,可把我们都急坏了。”
周恩来说道:“谢谢你,陈赓!我好多了,不需要担架了,老让你们这么抬着我,也不是个办法啊!” 、陈赓一把按住准备起身的周恩来,坚决地说道:“您刚刚才好点,不能乱动,还需要静养。我们几个正好抬着您出出汗,现在浑身暖和!”
周恩来明白陈赓这么说是为了让自己放心,他知道陈赓的双腿因早年受伤,经常疼痛,但陈赓却坚持要抬着他,让他无法拒绝。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赓和战士们轮流抬着周恩来,在草地上艰难地前行。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六天六夜,终于将周恩来安全地抬出了草地。
陈赓不但为人细心体贴,还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结束后,红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蒋介石迅速调集重兵,对红军形成了围追堵截之势,妄图将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
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率红军北上,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摆脱敌人的包围圈。
1 月 24 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占领土城,然而,敌人紧追不舍,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28 日清晨,土城战役打响,红军与川军在丰村坝、青岗坡等地展开了激烈交锋。
但红军情报出现失误,原以为敌军只有 4 个团,实际却是 6 个团,且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在敌人的猛烈抵抗下,红军的进攻受到了严重挫折,伤亡惨重,红 5 军团的阵地甚至被敌人突破,敌军步步紧逼,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个关头,毛泽东果断决定,命令陈赓率领干部团投入战斗,务必堵住敌人的进攻。陈赓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毫不畏惧,迅速集合干部团,简短有力地动员道:“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保卫党中央,我们必须勇往直前,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敌人!”
随后,陈赓率领干部团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战场。他观察战场形势后,迅速做出决策,命令一营和二营从正面发起冲锋,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三营和特科营则从侧翼迂回,包抄敌人的后路。
在激烈的战斗中,陈赓始终冲在最前面。他们的突然冲锋让敌人措手不及,敌人的阵脚大乱,开始节节败退。
与此同时,跑步返回增援的红 1 军团第 2 师也赶到了白马山阵地,与干部团协同作战,连续反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敌军受到重创,不得不退去固守。红 3 军团也牢牢控制了道路以南的观山高地,成功稳定了战局。
毛泽东站在山头上,目睹着战场上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兴奋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这句称赞,是对陈赓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