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日本防卫大臣同美国防长通话,美方确认《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近期,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背后的意图值得警惕,中方也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先看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一系列行为。2月7日,石破茂与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会谈。石破茂宣布提升日本对美投资额至1万亿美元,还将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日本在2027财年把防卫开支占GDP之比提高到2%。
特朗普则透露将以对外军售形式向日本出口价值10亿美元的防务装备 。这一系列经济和军事合作背后,有着明显针对中国的意图。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更是不断挑衅。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有着充分的历史、地理及法理依据。但日本长期觊觎,试图通过政治与外交手段实现对该地区的控制。2012年的“购岛事件”,日本右翼政治人物石原慎太郎提出募捐购买钓鱼岛并将其变为“公有土地”,首相野田佳彦亲自“购买”,这一行为引发中国强烈反应。
钓鱼岛(资料图)
此后,中国加强对钓鱼岛的巡逻和海域管理,成功驱逐非法进入的日本船只。可即便如此,日本仍不死心。石破茂访美后,日美联合声明再次强调钓鱼岛问题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妄图给他们的挑衅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再看军事方面的动作。2月10 - 18日,美、日、法在菲律宾海举行“2025太平洋斯特勒”联合演习。美国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法国派出“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日本派出已完成部分航母化改装的“加贺”号护卫舰 。美国搞这样的演习,明摆着是想在亚太地区展示实力,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日本积极参与,甚至还计划与美国在3月下旬就台湾问题会面,要知道日本曾对中国台湾地区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历史罪责,如今却在涉华敏感问题上不断试探,其野心昭然若揭。法国参与此次演习也有自己的算盘。近几年法国在军事方面存在感不强,欧洲因各种问题精力分散。马克龙政府想借这次演习展现法国军事实力,提高欧盟和法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感和影响力。不过,法国和美国在演习目的上存在差异,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得相对谨慎,比如演习选址没有选在争议性更强的南海。
石破茂(资料图)
菲律宾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菲律宾国内有美军基地,和中国存在领土争议。这次让美、日、法在其海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想借此在南海问题上给自己壮胆。但这种行为改变不了南海地区的现状,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解放军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面对日本及相关势力的挑衅,中方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加强军事部署和巡逻力度。在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增加海警舰艇和军机的巡逻频次,展示维护主权的决心和实力。其次,强化外交沟通与舆论宣传。向国际社会清晰阐述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揭露日本等国的挑衅行为,争取国际支持。同时,提升国内民众的海洋权益意识。让民众了解钓鱼岛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形成维护国家主权的强大民意基础。做好战略规划和预案准备。针对可能出现的冲突和危机,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驻日美军基地(资料图)
日本在石破茂的领导下,在钓鱼岛问题上愈发嚣张,背后还有美国等势力的支持。但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如磐石。不管外部势力如何折腾,中国都将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希望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能保持清醒,不要被外部势力裹挟,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