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抗战时期,林彪在一次话剧表演后的聚会中,喜欢了一个话剧演员。
她就是延安四美之一的孙维世,同时也是周总理的养女,然而她却拒绝了林彪的求爱。
直到1950年孙维世才找到自己的爱情,她喜欢上了同是演员的有妇之夫金山,只是这一段恋情遭到了周总理的批评。
金山虽然是地下党的一员,但是为人风流,而且已经有了家室,周总理自然不同意这一段恋情。
可是架不住养女的坚持,周总理无奈之下送出了一本法典,希望借此提醒孙维世。
之后两人的婚姻确实出现了问题,只是还不等孙维世修复两人的关系,就已经阴阳相隔了。
周总理的特殊礼物
1950年8月8日,周总理和邓大姐迎来了25年的结婚纪念日,接受过西方思想的孙维世认为这是西方文化中的“银婚”纪念日,打算为他们操办一场纪念活动。
起初周总理夫妇因为工作繁忙,把这一重要的纪念日忘了,好在孙维世记得并操办了这场活动。
邓大姐在纪念活动中十分高兴,她感慨道:“过去的结婚十分简单,现在维世也算是给我们给补办了婚礼了。”
然而就在活动结束之后,总理却十分生气的将孙维世叫到了书房,并且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批评,原来是总理听说了孙维世爱上了金山的事情。
金山是一个有妇之夫,他与妻子张瑞芳都是优秀的地下党成员,而且还与周总理是很好的朋友。
很快孙维世爱上金山的事情就传到了周总理夫妇的耳中,因此周总理才会严肃的批评孙维世,说她不应该喜欢一个有家室的男人,插足别人的家庭。
面对养父的批评,孙维世也没有听进去,此时她已经对金山投入了许多感情,其他的事情都不作考虑了。
金山也十分喜欢孙维世,他的妻子张瑞芳是一个很坚强且理智的独立女性,眼看家庭已经无法挽回,于是就主动提出了与金山离婚,并且前往上海工作。
此时的金山和孙维世都是单身的状态,两人于1950年10月14日在北京的青年宫举办了婚礼。
婚礼当天孙维世最希望见到的养父周总理并没有来,邓大姐告诉孙维世周总理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专门让她带了一个礼物过来以表心意。
孙维世十分激动的打开了礼物,发现里面是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看到这里孙维世和金山也明白了周总理的良苦用心。
周总理知道自己劝不住孙维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两人要珍惜这段婚姻,两人看到之后内心感动之余也有一丝羞愧。
孙维世也知道自己涉足别人家庭的行为不好,但是周总理并没有因为考虑政治形象,而强行阻止两人的婚姻。
反倒是尊重年轻人的选择,这让孙维世的内心百感交集,看到两人婚后的生活很幸福,周总理也就放下了成见一如既往的疼爱孙维世。
然而这一段美满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出现了变故,朝鲜战争时期金山带着一个创作组前往朝鲜战场体验生活,为接下来的一部电影做准备工作。
金日成十分热情的接待了金山一行人,还专门让自己的女秘书为金山做向导和翻译,没想到两人因此擦出了火花。
生性风流的金山很快就和女秘书发生了感情,两人竟然还不顾影响同居了起来,此事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政治影响。
金日成直接将女秘书枪毙了,出于对我国的尊重,金日成将金山交给了彭老总处理,对此彭老总也是火冒三丈。
正当彭老总打算枪毙金山的时候,周总理考虑影响连忙向彭老总发去电报,让他将金山押往国内处置。
金山被押送回国之后,开除了一切职务,并且送到了工地上进行劳动改造。
很多人都以为金山的出轨会让孙维世感到失望,两人会就此分道扬镳。
不成想孙维世不仅没有离开金山,反而还向金山表达了信任,相信他经过此事之后会洗心革面。
而金山也被妻子的不离不弃所感动,在劳改期间十分用心的工作,之后还通过参加话剧重新复出,正当两人即将重修于好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阴阳相隔。
进入特殊时期之后,孙维世受到了江青和叶群的冲击,于1968年10月14日在狱中不幸逝世,年仅47岁。
这一天正是他与金山的结婚纪念日,只可惜金山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妻子了,得知孙维世去世后的金山悲痛不已。
此后金山就一直在努力的为孙维世平反,直到特殊时期结束之后孙维世才得以洗清冤屈。
周总理之所以会如此关心这位养女的生活,是因为孙维世的父亲与周总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孙父与周总理的友谊
孙维世的父亲名叫孙炳文,由于自幼家境贫寒,孙炳文很早就接触了革命的思想。
早在京师大学堂学习的时候,就秘密加入了当地的青年组织,1910年孙炳文与汪精卫等人密谋刺杀当时的摄政王载沣。
刺杀计划失败之后,汪精卫被捕入狱,而孙炳文则正式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之后孙炳文就在《民国日报》担任总编,并且开始宣传先进的革命思想,并在同盟会中认识了朱老总,他们于1916年还结为了拜把兄弟。
在担任总编期间,他结识了战友任锐,两人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积累了深厚的感情。
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并于1921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孙炳文为孩子取名为孙维世,寄托了自己希望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
次年孙炳文为了追求革命思想,与好兄弟朱老总一同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并在这里认识了志同道合的周总理。
在周总理的引荐下,孙炳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早期的重要成员,此后孙炳文就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走,和女儿一年也见不上几次。
孙炳文其实也很爱自己的妻儿,他也想陪在家人身边,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也只能够舍小家。
终于在妻子的劝说下,孙炳文带上了女儿去广州工作,也可以多陪伴一下女儿。
在这里孙维世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夫妇,他们对这个可爱的女孩十分喜欢。
孙维世也直接称呼两人为“周爸爸”和“超妈妈”,孙炳文眼看自己的女儿与周总理夫妇处得来,于是就委托了周总理一件事:“如果哪天我为革命牺牲了,希望恩来能够多照顾我的孩子,让她继承我的事业。”
听到这里周总理也知道革命活动并不容易,于是就一口答应了下来。黄埔军校成立之后,周总理与孙炳文一同担任政治部的职务。
在此期间两人培养了许多的革命人才,同时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只可惜孙炳文在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中不幸牺牲。
朱老总得知此事之后内心十分悲痛,当时孙维世只有6岁,任锐将她交给了自己的朋友抚养,自己继承丈夫的遗志投身地下工作。
1935年孙维世回到母亲身边,并跟随母亲一同来到了上海,加入了东方话剧团。
东方话剧团是宣传进步思想的文艺团,孙维世从小就很喜欢唱歌跳舞,在这里接触到了许多专业的表演知识。
期间孙维世认识了一个名叫蓝苹的女演员,她没想到此人会在未来改变了她的命运,很快孙维世就出演了一些角色,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
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孙维世加入了救亡演剧团,随后离开了上海与哥哥一起来到武汉。
他们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表示希望能够跟随部队前往延安,哥哥获得组织上的批准,但孙维世却因为年龄问题未获批准。
孙维世眼看自己因为年龄问题不能前往延安参加革命,一下子就委屈的哭了出来,恰好此时周总理在旁边走过。
周总理眼看这个可爱的女孩在哭,于是就上前安慰她,并询问其为什么会那么伤心,孙维世就将自己未获批准的事情说了一遍。
周总理得知了孙维世的年龄后,问她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想参加革命,孙维世表示自己希望继承父亲的遗志参加革命。
随后周总理又问孙维世的父亲是谁,当听到孙炳文的名字时,周总理十分激动。
他没想到自己找了很久的孙维世竟然就在这里,随后就向其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周总理告诉孙维世,孙炳文在她小的时候就曾经将她托付给了自己,如今孙炳文已经为革命牺牲了,让孙维世以后就留在自己身边。
孙维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周总理了,她立刻就答应了周总理的建议,于是周总理就向任锐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想收孙维世做养女。
任锐欣然同意了周总理的想法,从此孙维世就一直跟在周总理身边,周总理对孙维世视如己出,在生活上十分关心孙维世。
孙维世与金山的爱情
出于对老战友的怀念,周总理十分关心孙维世的成长,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孙维世进入了延安军政大学学习。
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漂亮的女孩就是周总理的养女,能歌善舞的孙维世还获得了“红色公主”的美誉。
孙维世在17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1938年的话剧《血祭上海》中表现出色,一举成为了延安有名的话剧演员。
当时毛主席等人都观看了这次演出,话剧在延安接连演出了20多天,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次年周总理骑马时不幸受伤,在获得组织上的批准之后,夫妻二人打算一同前往苏联接受治疗。
孙维世在送别周总理的时候,表达了自己也想去苏联的想法,周总理告诉她这是毛主席批准的,如果想去就要征得毛主席的同意。
一旁的中央党校校长邓发主动让出了自己的马,让孙维世去找主席批示,于是孙维世就骑着马来到了毛主席居住的窑洞。
毛主席询问孙维世前往苏联的目的,孙维世告诉毛主席自己想去苏联学习,毛主席听完之后笑着同意了她的请求。
孙维世兴奋的赶到了机场,拿着主席的批条快步踏上了飞机,跟随周总理夫妇一同前往苏联。
来到苏联的孙维世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导演和表演,大学期间她学习到了许多系统化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学习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后,孙维世决心要为中国的戏剧事业做贡献,于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就立刻回到了延安,开始投身革命宣传工作。
1948年孙维世来到华北大学的文艺学院教书,并担任了一系列的编导职务。
虽然孙维世对戏剧事业有着很高的热情,但是当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时局还比较动荡,因此孙维世的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49年孙维世的母亲任锐因病去世,孙维世在万分悲痛之下,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了一起,周总理还亲自题写了碑文。
在毛主席出访苏联的时候,精通俄语的孙维世担任毛主席的翻译,出色的完成了外交任务。
1950年孙维世在编写苏联话剧时,选中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金山和张瑞芳夫妇担任剧目的男女主角,在此期间她情不自禁的爱上了金山。
当时三人都住在剧院宿舍里,金山夫妇就住在孙维世的楼上,由于工作原因两人经常都会有接触的机会。
虽然金山的风流成性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但是他身上的才华深深吸引着孙维世,金山也很喜欢这个性格开朗的漂亮女孩。
当时周总理就认为金山的性格不适合孙维世,担心两人的婚姻会出现问题,因此多次劝说孙维世理性对待。
但此时的孙维世已经快30岁了,对于爱情有着更多的执着,因此她不愿意放弃这一次的感情,最终两人也结为了夫妻。
只可惜有情人最终未能走到最后,孙维世与金山的婚姻因为金山的性格和时代的原因留下了遗憾,如果当初孙维世听从周总理的劝说,最后的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结语:
孙维世坚持自己的想法,追求心中的爱情,无惧世俗的勇气确实值得敬佩。
周总理之所以会反对两人的感情,自然也有着他的考虑,毕竟孙维世是自己老战友托付的养女,周总理的关心也是正确的,送出一本法典作为礼物也代表了他的态度。
周总理的礼物既有对两人的提醒,也有着内心的祝福,孙维世能够感受到养父对自己的关心。
后来证明周总理的担心不无道理,孙维世与金山的婚姻也确实遭遇了波折,只可惜就在两人破镜重圆之际,时代的洪流击碎了他们之间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