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里程数。不少人会问:“二手车超过多少公里就不要考虑了?”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里程数只是影响二手车价值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里程数,真的那么重要吗?

  • 里程数不等于车况,很多人都认为里程数高的车一定不好,其实未必。一辆保养得当的10万公里车,可能比一辆保养不佳的5万公里车状态更好。
  • 不同车型、不同品牌、不同使用环境,车辆的耐用性差异很大。有些车跑个20万公里还跟新的一样,有些车可能跑5万公里就“小毛病”不断。



  • 每个车保养情况不同,一辆车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保养情况。定期保养、用对机油,可以大大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那到底多少公里才算多呢?

  • 10万公里是一个分水岭,一般来说,10万公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里程数。对于家用车来说,10万公里以内的车况相对较好,保养得当的话,还能再跑很多年。
  • 超过15万公里的车,就需要仔细检查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部件的磨损程度会比较明显。
  • 超过20万公里的车,虽然不代表不能买,但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专业的检测,才能判断车辆的真实状况。



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因素还有哪些?

1、品牌和车型:品牌和车型对二手车价值的影响很大,一些保值率高的车型,即使里程数较高,价格也不会太低。

2、车龄:

一般来说,车龄越长,车辆的零部件和系统越容易老化。无论车辆是否经常使用,时间都会对它造成影响。

3、车况历史记录:

  • 维修保养记录:车辆的保养记录能反映出车主对车辆的重视程度,保养记录齐全的车辆通常车况较好。
  • 出险事故记录:是否有过事故,事故的严重程度,都会影响车辆的价值。



车辆的事故、维修保养等记录都会随车而留,通过线上平台也可以查询到全国联网的4S店保养记录、出险记录等信息。例如,在微信搜索“车业宝”小程序,就可以查到车辆的详细历史情况,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车况。

相比车型、车龄以及车况,行驶里程更直接反映车辆的使用强度。通常来说,行驶里程较少的车,发动机和机械部件的磨损程度会低一些,车况自然也会更好。 很多二手车商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会对车辆的里程进行篡改。

因此,购车前需要调取完整维修保养记录。对比这些记录的里程与当前里程表读数,如果发现明显差异,则车辆可能存在调表行为。



二手车的里程数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更重要的是车辆的整体状况。只要车辆保养得当,即使里程数较高,也未必不能买。在购买二手车时,一定要多方比较,仔细检查,选择适合自己的车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