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万通技师学院车联网与智能交通展示中心。新华社记者 杜 宇摄
“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全国登记平台体系按照“一个标准,两级平台”思路建设。国家数据局制定统一的登记技术和业务标准,负责建设国家登记平台,确保与各省级平台对接,实现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和统一赋码;各省级数据管理部门牵头建设省级登记平台。
目前,国家平台已经开发完成,正在进行部署和测试。浙江等省级平台也开发完成,将与国家平台同步上线,其他省级平台将根据建设情况陆续上线。今年内,职责明确、分工负责、运转有序的全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将建成。
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后,供数单位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为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创造条件。此外,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账,加强授权运营信息披露,促进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授权运营是一种新的数据供给方式,通过引入专业化力量,对公共数据进行治理、加工,形成数据产品和服务,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好满足社会用数需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发挥数据要素价值要在应用场景中得以实现,各地积极进行有效探索。福建省提出,深化“千行百业”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培育更多数字应用场景;江西省则明确,要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我们会同相关地方和部门重点打造一批数据应用场景,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并于去年10月底发布了首批‘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清单。”发布会上,陈荣辉公布了第二批清单,包括“气象数据助力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等20个应用场景,充分展现了数据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
在第二批清单中,“重庆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场景”颇具特色。“我们通过公共数据赋能方式,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局长代小红告诉记者,打造车路云控制平台,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可靠的云以及强大的网络融为一体。
气象数据与各行业休戚相关,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例如,数据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不充分、流通机制不够畅通、应用效益有待提升等。“为系统性、针对性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根据需求迫切性、基础稳定性、成效显著性和推广便捷性,选定了先期示范场景。”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张洪政介绍。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