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6日,是卢旺达历史上无法抹去的伤痛之日。
卢旺达总统专机坠毁,成为了这个国家陷入人间炼狱的导火索。国内胡图族极端分子将屠刀挥向图西族,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展开。
▲ 士兵检查被击落的飞机残骸
短短100天,近百万人丧生,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屠杀的速度令人发指,甚至超过了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的残害。
刽子手们拿着身份证挨家挨户搜寻图西族人,尼罗河支流的水电站因被丢弃过多尸体而无法正常运转,
BBC记者用“灭绝人性”来形容这场惨剧,卢旺达像是陷入了无间炼狱。
这场大屠杀让卢旺达全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丧生,国家经济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卢旺达曾向外国寻求援助,然而国际社会的反应迟缓且无力,未能阻止局面的失控。
联合国秘书长在事后感慨:
那段黑暗岁月里,世界舍弃了卢旺达。
1993年,卢旺达的GDP将近20亿美元,
而到了1994年,竟直线降至7.5亿美元,下滑幅度高达60%,经济濒临崩溃,被外界称为“非洲黑洞”。
卢旺达政府面对国内两大部族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的血海深仇,以及千疮百孔的国土,不知从何处开始重建。
在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卢旺达没有选择沉沦。
当年的副总统凝视着窗外的废墟,立下壮志:
我们要么做非洲的柬埔寨,要么成为非洲的新加坡。
谁也未曾料到,卢旺达最终解锁了一个全新的隐藏结局——成为“非洲的深圳”。
2000年,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踏上了访问中国的旅程,深圳科技园的巨大变化让他深受触动。
短短20年里崛起为繁华都市,这一奇迹让卡加梅看到了卢旺达未来的希望。
回国后,他迅速推出了“卢旺达2020远景计划”,开启了向中国学习的发展征程。
在军事建设上,卢旺达聘请中国解放军退役大校担任军队教官,学习中国的军事战术,如三制步坦协同等,甚至连军队的歌曲和口号都有中国的影子。
卢旺达军队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走路喊着“一二一”,从一支松散的部队逐渐成长为非洲的强军。
2018年,卢旺达冲进了非洲军力前十,如今更是实力大增,极大地维护了国内的局势稳定。
在经济发展方面,卢旺达深刻领会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积极邀请中国基建团队帮助修建公路、铁路。
中国企业修建的公路占卢旺达国家公路总里程约70%,像沿基伍湖66公里公路,不仅成为当地的主要通道,还连接了多个邻国,促进了区域贸易。
道路建成后,基伍湖周边地区七成的咖啡和近一半的茶叶得以更便捷地运往外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该公路也荣获卢旺达国家优质工程奖。
城市治理也借鉴了中国的经验,首都基加利街道干净整洁,小区名字充满中国元素,如“凤凰城”“平安小区”。
在贸易领域,卢旺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海关清关速度比德国还快。
2024年,在世界银行各国营商环境排名中,卢旺达甚至超过了瑞士和日本。
在科技领域,卢旺达也紧跟中国步伐。
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品牌,4G网络城市覆盖率高达95%,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远超许多发达国家。
在特殊时期,还效仿中国开展直播卖咖啡豆,一场直播便能清空几千斤库存。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卢旺达的GDP从1994年的7亿多美元,到2023年翻了18倍,达到180多亿美元,在非洲GDP增速跑赢了90%的国家,成功实现了从“要饭国”到“非洲小中国”的华丽转身。
如今,实力增强的卢旺达与国土面积比它大九十倍、人口多10倍的刚果金发生冲突,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从历史角度看,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后,许多屠杀犯逃到刚果金避难,而刚果金政府收留了他们,这一行为使得两国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刚果金东部拥有全球钴储量的70%、钽铁矿储量的80%,且大多尚未开发。
这些矿产是手机、电动车电池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原料,
谁掌握了这些资源,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科技革命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卢旺达与刚果金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军费只有1亿美元出头的卢旺达,竟然能够在军事上压制刚果金。
这一结果不仅让国际社会大为震惊,也让作为“老师”的中国深感意外。
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紧急联合发布声明,呼吁双方以和为贵,因为武力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卢旺达暴打刚果金,表面上是一场军事冲突,但其内核是卢旺达30年来坚定学习中国发展模式的厚积薄发。
从民族融合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资源布局,卢旺达总统卡加梅用实际行动证明,小国若想实现逆袭,找到一个靠谱的发展榜样至关重要。
卢旺达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奇迹的奋斗史,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在困境中崛起的无限可能。
未来,卢旺达能否在和平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发展的新篇章,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社会##国际##刚果#
文字来源@ 璐哥看透彻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