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恬

韩国媒体援引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门户网站的数据,1月份前往中国旅游的游客人数超过了12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高达39.1%。

对韩免签政策实施后,原本被认为主要受中老年人欢迎的中国旅行人气,在年轻人群体中迅速上升。

继张家界“尽孝”、长白山“朝圣”之后,周五下班去上海成了韩国年轻人新的生活社交方式。

来自携程、同程等平台的数据显示,自免签政策实施至2025年初,韩国游客入境订单同比增长超2倍,环比增长超8成。这些游客中,95后、00后年轻群体相比2019年占比提升3%以上。相比之下,此前中国主要吸引的是韩国50岁到60岁的中老年游客。

韩媒分析,较低的成本、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是吸引这些韩国年轻人赴华旅游的主要原因。

2024年11月,中国开始对韩国人实施免签政策,这大大提高了韩国人来中国旅游的便利性,得益于此,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韩国人来中国的需求都急剧增加。

自由行平台“KLOOK”去年11月对中国旅行产品的预订量进行分析后发现,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五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厦门。其中,上海的预订量增长近80%。

对韩国人年轻人而言,上海较近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划算的价格等都急剧吸引力。

从韩国济州岛坐飞机到上海浦东,最快仅需1个半小时,对比张家界和长白山动辄超3小时的航班,韩国到上海的时间比很多一线城市年轻人的通勤时间都要短,航线还又多又便宜。据了解,济州岛每周有112个航班前往上海,单程机票价格最高不超过500元。此外,韩国与中国时差仅1小时,韩国人周末来上海游玩,基本不会影响工作日的安排。



另外对于韩国人来说,中国的消费也较为实惠。由于韩国本地工资和物价都较高,他们对上海的物价并不敏感。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目前的时薪为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元。然而,在韩国首尔吃一顿包含菜、肉和汤的普通外卖餐,就需要花费2.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0元。而在上海,这笔钱已经足够在一家不错的餐厅享用一顿饭。

当然,除了中国本土资源丰富、物价划算、韩国明星接连打卡起到宣传作用等因素,韩国人在上海的旅游之所以能如此丝滑地开展,也离不开商家们为接住这波流量做出的努力。

韩国年轻人最爱来上海打卡美食店“很久以前羊肉串”现在不仅有韩语菜单,也配备了使用韩语的工作人员。不少上海本地的商家开始用各种方式吸引韩国游客,比如把小红书上的宣传照片调成韩国人最喜欢的ins风、连夜开始运营ins账号,吸引他们拍照打卡。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快速更新相应的韩语标签和退税政策,使得游客在安排行程和购物消费时更加便捷。此外,“外卡支付”和“即买即退”等支付及退税措施的推出,也提高了游客的消费意愿,进一步将“旅游热”转化为“消费热”。



可以预见的是,在免签政策助推、城市综合配套不断完善的前提下,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入境游市场,吸引力还将不断增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