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我退休后每天和老姐妹跳跳广场舞、打打麻将,偶尔和老伴去郊游,日子过得闲适又惬意。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乐呵呵地过下去,可儿子突然提出让我去帮忙带孙子,还愿意给我2000元当辛苦费。
其实我并不在意钱,只要能帮到孩子就行,然而几个月后,我就后悔了,想赶紧离开。
01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六点起床,轻手轻脚地下了楼。老伴还在熟睡,我不想吵醒他。
公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跳广场舞的姐妹。看到我来,王姐笑着朝我招手:“老李,快来,我们等你呢!”
退休之后,每天早上和姐妹们相约在这里,跳跳舞、聊聊天,日子过得悠然自得。
我们这群六十左右的老姐妹,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舞姿依然婀娜。王姐常说:“咱们这个年纪,活得就要快快乐乐的,每天开开心心的,身体才会好。”
跳完舞,我们几个老姐妹又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唠嗑。有人聊儿女、有人说买菜,话题天南海北。
赵姐说她要去带孙子了,我们都替她叹气。带孙子可不是件轻松的差事,尤其是我们这个年纪。
中午回到家,老伴已经醒了,正在看报纸。我麻利地系上围裙,开始准备午饭。
厨房里,切菜的声音和油锅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伴着窗外鸟儿的啁啾,构成了一首生活的小曲。
吃过午饭,我拿着手机朝小区棋牌室走去。这里是我们几个老姐妹的“据点”,每天下午三四个小时的麻将局,消遣时光。
麻将桌上的笑声、牌声,还有茶杯里氤氲的热气,都让我感到无比惬意。
休息日的时候,我和老伴更是活出了“诗和远方”。上周我们去了郊外的梨花谷,白色的梨花如云似雪,老伴举着相机给我拍照,我们像年轻人一样在花海中嬉戏。
有时候,我们也会约上几个老朋友,开车去周边的古镇走走。看着朋友圈里儿女们羡慕的留言,我们都感到特别开心。
儿子家就在市区,开车半小时就到。我和老伴经常去看看他们,更多的是想看看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
每次去,都能看到亲家母把孙子照顾得妥妥帖帖的。说实话,我也曾想过要帮忙带孙子,但儿子儿媳总是拒绝,不让我管这件事,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反正孩子有人照顾,我和老伴也乐得清闲自在。
然而这样悠闲的生活在那个周末突然被打破了,那天阳光正好,我和老伴刚从公园晨练回来,儿子和儿媳就来了。儿媳提着两袋水果,笑盈盈地说:“妈,我买了您最爱吃的车厘子。”
吃午饭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今天有点不对劲。儿子话特别少,不时地看向儿媳;儿媳则一直在给我夹菜,嘴上说着:“妈,您退休这些年气色越来越好了。”我心里觉得奇怪,但也没多想。
饭后,我刚要收拾碗筷,儿子突然开口:“妈,我们今天来,是有件事想和您商量。”我放下手中的碗,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是这样的,”儿媳接过话头,“我妈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医生让她好好休息。可是小朗上学后,接送很不方便,学校离家还挺远的。我和你儿子商量了一下,想请您帮忙照看小朗一段时间。”
我愣了一下,看向儿子。他连忙补充道:“妈,我们知道这样可能会打扰您的生活。但是请保姆我们真的不放心,而且我们商量好了,每个月给您2000块钱的辛苦费,就像之前给丈母娘一样。”
听到这里,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确实想多陪陪孙子;另一方面,我又不舍得现在这种自在的生活。
但看着儿子殷切的眼神,我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反正我现在也没什么事。不过钱就不用给了,都是自家人。”
儿媳连忙说:“妈,您千万别这么说。该给的一分都不能少,这是我们的心意。再说了,也不能厚此薄彼,我妈带的时候我们也是给钱的。”
02
“奶奶,我要吃蛋包饭!”小朗站在厨房门口,奶声奶气地说。我笑着应道:“好,奶奶这就给你做。”
可是当我把精心准备的早餐端到小朗面前时,他却撇了撇嘴:“外婆做的蛋包饭里面会放胡萝卜丁和玉米粒,还会在上面画小兔子。”
我的手顿了一下,心里泛起一丝苦涩。这样的比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儿媳虽然没有明说,但总是不经意间提起:“
我妈都会给孩子准备三明治、玉米饼,变着花样地做”“我妈知道怎么辅导英语,发音特别标准。”每一句话,都像一根细针,慢慢刺入我的心里。
有一天,我特意准备做顿我拿手的红烧肉。记得小朗以前很爱吃我做的红烧肉,每次都要吃好几块。
我小心地控制火候,想着要把肉炖得软烂入味。可是当菜端上桌时,小朗尝了一口就放下了筷子:“外婆做的更好吃,她会放花生,还有特别的配料。”
这句话让我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我强忍着眼泪,把碗筷收进了厨房。透过窗户的反光,我看到自己的眼角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如此敏感,会因为一句无心的话就黯然神伤。
日子一天天过去,原本以为带孙子的工作会慢慢好转,没想到更大的改变正在发生。
起初我还能偶尔和老姐妹们约着打打麻将,可渐渐地,我连这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
“妈,您得照看着点小朗写作业。”儿媳坐在沙发上,头也不抬地玩着手机,“这段时间他数学成绩有点下滑。”我看了看表,已经晚上九点了,可他们两口子一个刷手机,一个看电视,谁也没动手收拾餐桌。
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他们下班回来,往沙发上一瘫,所有的家务就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不但要给小朗辅导功课,还要料理三餐、打扫卫生。但是儿子儿媳不但不体谅,反而对我的付出挑三拣四。
“妈,您拖地的时候要先把凳子都搬开。”儿媳皱着眉头说,“地板上还有条纹,您得反复拖几遍。”
“妈,衣服要分类洗,您这样混着洗容易掉色。”儿子也开始对我指手画脚。
我忍不住问:“你们以前都是这样要求你丈母娘的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儿媳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我妈干活就是比较细心。”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在帮忙带孙子,而是成了他们的免费保姆。
看着镜子里疲惫的自己,我开始怀疑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多久。原本想着帮儿子儿媳分担,却不知不觉中成了他们理所当然的免费劳动力。
更让我心酸的是,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也是个需要休息、需要自己生活的人。
03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正在超市采购晚餐的食材。转角处,我突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透过货架的缝隙,我看到亲家母正在和一位老姐妹有说有笑地挑选水果。她的脸色红润,举止轻快,哪有半点“身体不适”的样子?
“我这段时间可逍遥了,”亲家母的话传入我的耳朵,“天天和姐妹们跳跳舞、打打牌,比伺候他们两口子舒服多了。
你是不知道,我干了这么多年,腰都直不起来了,他们倒好,一点都不懂得心疼人。”
“那现在是谁在照顾小朗啊?”她的朋友问道。
“还能有谁?找了他奶奶去看孩子。我这身体啊,就是给自己放个假。”亲家母说着,还得意地笑了。
我握着购物篮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发白。原来,这一切都是他们设计好的。
亲家母不是病了,而是累了,想休息。而我就这样被他们骗来,成了接替的人选。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三个月来的种种画面在脑海中闪现:儿子儿媳的懒散、他们的挑剔、小朗的嫌弃,还有我那逐渐消失的快乐时光。
我这才明白,他们不是真的需要我的帮助,只是想找个人来承担他们不愿意承担的责任。
晚上我没回儿子家,而是回了自己家,老伴见我心事重重,递给我一杯热茶:“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把下午的遭遇说给他听,眼泪不住地往下掉。
我擦着眼泪说,“我在乎的是他们的态度。他们三十多岁的人了,却还像长不大的孩子,总想着让父母为他们遮风挡雨。”
老伴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好像什么都要分得清清楚楚的。可是做父母的,却总是不由自主地为他们操心。”
我握着老伴的手,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我们一直这样惯着他们,他们永远不会长大。”
第二天一早,我给儿子发了消息,说有重要的事要谈。很快,他们两口子就来了。
我看着他们,深吸一口气:“我知道亲家母并没有生病,她只是累了,想休息。”
儿媳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儿子也低下了头。我继续说道:“你们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却还想着让父母为你们承担所有。我也累了,我也想过自己的生活。”
“妈,我们…”儿子想解释,却被我打断。
“我知道你们工作辛苦,但这不是让父母一直付出的理由。我们这个年纪,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想做的事。你们得学会自己照顾孩子,打理家务。”
“可是妈,我们真的很忙…”儿媳小声辩解。
“忙不是借口,”我的语气坚定起来,“每个人都很忙,但家庭需要大家共同经营。
你们看看周围的年轻父母,哪个不是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平衡?我和你爸年轻的时候,一样要上班,不一样把你拉扯大了吗?”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儿子抬起头:“妈,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了。”
“不是说对不起,”我看着他们,“而是要学会承担。从明天开始,我就不来了。
你们得学会自己照顾小朗,收拾家务。等你们真正学会了,我和你爸随时愿意来帮忙,但不是变成你们的保姆。”
儿媳红着眼睛点头:“妈,我们知道错了。以后我和你儿子会好好安排时间,照顾好小朗。”
第二天,我重新回到了公园。看到我来,王姐惊喜地说:“老李,可算见到你了!这些日子可想死我们了。”音乐响起,我跟着节奏舞动,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晚上,儿子发来视频,是他和儿媳一起给小朗做饭的画面。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知道,这个决定是对的。有时候,爱不是一味地付出,而是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学会成长。
看着夕阳西下,我和老伴十指相扣,心里充满了平静。生活,还是要过得有尊严、有快乐,而孩子也终究要学会长大。
大家觉得我做的对吗?父母应该为孩子无限付出,还是有限度的付出?
如果喜欢本文章,或者有什么观点可以发表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同时可以点点关注,账号会持续更新精彩故事,你的评价和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