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番禺实在太火火火火

央媒多次聚焦番禺民俗活动

一个月内,更是4次登陆央媒!

醒狮贺岁、非遗迎春、财神启运……

春节期间,番禺各大景区内

好戏争相上演,异彩纷呈

央视+新华社齐齐报道关注

番禺春节民俗活动



惊险刺激、喜庆热闹的表演

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

来自世界各地的“洋面孔”络绎不绝



2月14日,《记住乡愁》

“门楣之上”沙湾专题节目开播

鱼灯、醒狮、鳌鱼舞

音乐、飘色、砖雕……

央视把镜头对准

拥有17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的沙湾古镇

为大家带来了

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之旅



而在2月15日20:00

番禺又一次跃上央视 在广州莲花山上演千年醒狮魂!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和美之歌》,已于2月15日20:00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广州莲花山——这座承载着两千多年厚重历史的文化瑰宝,有幸成为节目录制取景点之一。

醒狮,这一从岭南大地拔节生长、绵延至海外的传统民俗舞蹈,以熠熠生辉之姿,成为舞台上的焦点。它是武术、舞蹈与音乐交织的艺术华章,更是镌刻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烙印的瑰宝。


番禺,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岭南名城,醒狮文化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追溯往昔,醒狮文化在番禺扎根已久。从古代民间的祭祀活动,到传统节日里的庆典仪式,醒狮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醒狮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翌年,沙湾街的“沙坑醒狮”成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


沙湾狮舞(广东醒狮)

在欢腾的音乐里,醒狮跨越山海,并肩而舞。它们灵动的身姿、激昂的鼓点,是民间文化交流传承最生动的注脚,每一次腾跃、每一声狮吼,都诉说着绵延不绝的深情厚谊。



在气势磅礴的鼓点中

腾、挪、闪、扑

回旋、飞跃

狮子的喜、怒、哀、乐

惊、疑、醉、睡

八态活灵活现


当鼓声在莲花城上响起,激昂的鼓声穿透岁月的尘埃,醒狮腾跃翻飞,在自然的钟灵毓秀与人文的深厚底蕴交织的莲峰之上,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



城墙镌刻岁月的痕迹,醒狮展现时代的活力,历史与现实交织,熠熠光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山水间传承不息。


仙境湖宽阔的圆形水上舞台,在澄澈湖水的映衬下,宛如一方遗世独立的艺术天地。鼓声阵阵,激昂的节奏在湖面上回荡。

醒狮在这舞台之上飞舞,与波光粼粼的湖水、葱郁的莲峰相互映衬,自然与文化在此奏响一曲和谐的交响,为人们呈上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展现文化传承的力量与魅力。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莲花山

沉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还是艺术与自然的交融

只要你来到广州莲花山

绝对让你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莲花山旅游区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

距离广州市区约20公里

属丹霞地貌,因盛产荷花而得名

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是番禺2200年历史的见证者



图丨布志煌

莲花山内的「莲花塔」和「古采石场」入选了广州十大文物地标。莲花塔原名“文禺塔”,因莲花山多砺石,又名“石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由于它是从水路进入广州见到的第一座塔,又有“省会华表”之称。



古采石场缘起于秦汉时期,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至今仍保留着古代采石时留下的石柱、石板及部分未能运走的石料,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令人赞叹不已。


登上莲花山

你会发现这里还藏着一个

明清时期“海禁”遗址

隐匿于广州的“古长城”

立于巍峨的城墙之上



不止这些,莲花山还有美不胜收的莲花仙境,高达40多米、世界最高的洒金观音立像,还有可以上香祈福的莲花禅寺……莲花山上的每一景都是极美的存在。

这个春天

不妨来一趟广州莲花山

触摸古采石场沧桑的石纹

在古城古塔的青砖黛瓦间

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之约

见证传统与现代的炽热相拥!


来源 | 宝墨园南粤苑、 广州莲花山旅游区

沙湾街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沙湾古镇

番禺着数、广州番禺发布

编辑 | 邹皓明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叶平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