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政协委员、达州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贵圣始终牢记“双重身份”,坚持把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作为履职“靶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我觉得首先还要加强管理,第二个也通过我们提供的平台,加强培训和学习。”在通川区亮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蒲贵圣正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农场经营发展现状。
蒲贵圣正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
蒲贵圣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多数养殖场人才引进难度较大,许多养殖场技术人员无法胜任相关工作,从2020年开始,他便组织技术服务团队为各养殖场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帮助养殖场提高养殖效率及克服技术难题,至今已累计开展技术服务帮扶300余次。
通川区亮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
“在蒲委员的带领之下,通过融资平台给我们融资了200万的资金。技术上面通过蒲委员他的公司,技术老师平时过来给我们指导工作,通过现代化这种方式,产值率、断奶率、存活率都提升起来了。”通川区亮源生猪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发国兴奋地说,“蒲委员把大集团的销售团队介绍过来,现在我们肥猪、仔猪也都好卖了。”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仍有一些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人才流失、转型升级艰难等困难和挑战。近年来,蒲贵圣通过创新“金融+技术+市场”服务的模式,累计为387家养殖场提供融资支持5300万元,开展技术帮扶300余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60人次,构建起了“从田间到车间”的产销直通车。
蒲贵圣正在整理提案资料
通川区政协委员、达州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贵圣表示:“我的履职故事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联结’。当看到养殖户从负债经营到年入百万,我深深感受到:企业的价值,在于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共享发展的阳光。第二个关键词是‘深耕’。乡村振兴需要俯下身子的诚意,更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第三个关键词是‘担当’。作为政协委员,我始终牢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担当,履职尽责不是会议室里的高谈阔论,而是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一件提案的背后,是数年不变的为民情怀。在多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蒲贵圣深感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为此,他注重将提案建议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政府部门反映,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我将继续当好‘三农’服务的排头兵,做好政企沟通的连心桥,让更多‘禾苗’在通川沃土上拔节生长,让每一分耕耘都能开花结果。”通川区政协委员、达州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贵圣说。
来源:达州融媒
编辑:王 月
编审:张 爽
总编:肖晓宏
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