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像白糖水。
字面意思。白砂糖加白开水的经典糖水。
没有冰可乐的爽咧刺激,不如茶水健康养身,更无咖啡的提神醒脑。
它属于“纯爱剧”。不是日式纯爱片的纯情,而是中式青春言情的纯粹。什么人生、职场、梦想等等形而上的东西,统统不在它的呈现范围。看了六集,全剧只有爱情,纯谈恋爱。其它的一概不谈。恋爱脑观众狂喜。
所以《难哄》的口碑势必会两极化。
喜欢的朋友会觉得很对口味,俊男靓女舒心养眼,简简单单甜甜恋爱,生活已经够苦了,看个剧这样就挺好。
不喜这类型的观众眼中,其清汤寡水毫无波澜起伏的剧情,未免太过乏味无趣。
总得来说,《难哄》还算得上是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并无太过致命的问题,只需看适不适合自己,选择观看即可。
不过从目前播出几集的水准来看,《难哄》的上限并不会太高。
别着急反驳,我提两个例子。
其一,韩剧《那年,我们的夏天》。
拍得也是纯粹的爱情,细腻至极,爱情里两个人的痴与怨、爱与不舍刻画得淋漓尽致,堪称近几年的爱情剧天花板。它真实到像是让观众又历经一次恋爱。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那年,我们的夏天》的存在向观众证明了,哪怕是纯粹的爱情,也能拍得极好看。
其二,王家卫的《花样年华》。
剧情岂止简单,简直简单极了。片里,观众沉浸的是情绪,暧昧、挣扎、压抑、遗憾。
片外,观众赏的是梁朝伟和张曼玉的演技。两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处处藏着的都是戏,
别误会,我不是要拿《难哄》与这两部作品作对比。只是想让有的朋友明白,佳作的水准线在哪。
论故事的细腻程度,论演员的演技情绪,《难哄》都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说它上限不高,绝不是有意抹黑。
《难哄》的故事,几集下来脉络已经相当明了。一句话足以概括。
女主温以凡当年因遭到性侵害事件,应该是觉得自己“脏了”,所以与小男友说了分手,多年后重逢,被迫合租相处,最后破镜重圆,皆大欢喜。
分手原因是我的猜测,故事目前其实并未具体展开,只是通过几次闪回,阴晦地表达了温以凡那段黑色过往。
不过八九不离十,应该就是这么个事。剧集不止一次提到温以凡遭到过性骚扰事件,从出租屋到职场,“漂亮”成了这个女孩的祸。
这也是剧集目前唯一看上去具备话题度的点,可以用来大大加强人物的复杂程度。但从剧情安排来看,导演显然没打算在这块做文章。
目前看起来女主的过往,与剧集的爱情部分割裂感十足,没能很好地和人物相结合。
你可以认为是章若楠的演技欠缺了点,但我更认为是剧情上缺乏铺垫和烘托,直接导致女主的感情戏份和人物塑造,几乎可以说是各演各的。
这是《难哄》在故事上一个遗憾的部分。
另外,人物的塑造也有问题,主要在于男女主的呈现。
他两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都是看起来冷冰冰的,像两个闷葫芦。
你冷酷,我比你还冷酷。你闷,我比你还闷。
两人在一起时的台词,加起来可能都没有女二一个人多。
小说里人物会有内心活动,读者可自由发挥想象,但电视剧不一样,在没有臻入化境的演技支撑下,把男女主都设计成闷葫芦,是相当别扭的。这还是有OST的加持,要是去掉背景音乐,估摸两人的相处戏份,观众看着得尴尬地抠脚趾。
我理解男主“闷骚”的人设,我也明白女主的余情未了,但你不能就让人物把这些揣在心里,让他们在各自的世界心里下起雨。
得把两人往一块凑,要拍出两性之间呼吸急促的情绪反应,要拍出心里的弦“deng~~”颤动的那一下。
但是《难哄》没有这些,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一个帅哥和一个美女,只有人物,没有情绪和故事。两人同框时仿佛两台高颜值扫地机器人,礼貌避让绝不碰撞。但凡找个婚纱摄影的师傅给指导指导也不至于这样。
用时兴的话说就是,两人看起来没有CP感。
我看到有朋友说,这是因为两人都是“淡颜”系。还怪起长相了,演员的爹妈也是平空背了口锅。这跟什么颜压根无关。许光汉也属于淡颜一挂,但你看《你的婚礼》,片子虽然不怎么样,但许光汉和章若楠的CP感却是足足的。
只能说《难哄》的人物之间的细节相处设计,有大问题。
当然,《难哄》也有值得一提的亮点。
从制作上来看,它“韩剧感”十足。韩国这地儿整天妄想些有的没的,这也申遗那也申遗,最该申遗的韩剧却是没见提上过日程。
说《难哄》韩剧感十足,绝对是夸。
柔光滤镜下的街景,精心设计的构图转场,OST与画面的高度融合,无一不在强化浪漫化的视觉体验。
比如男女主同时从卫生间出来多年后的重逢,跨年夜两人的擦肩而过,为她打架后车内为他涂药等,都通过慢镜头和特写放大情感张力,试图制造韩剧里经典的“心动瞬间”。
包括每集结束时的画幅变化、EP N的小标题单集名,“故事未了”的环节等等,韩剧感太足。哪怕只是学了点皮毛,质感上也看着大不一样。
别觉得跌份,一百八十多年前魏源就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了,做利好观众的事,不丢人。先把基本面子上的东西学到手,再循序渐进往深处挖。
看看现在的韩剧爱情题材作品,除了上述的《那年,我们的夏天》之外,《我的解放日志》将爱情与存在主义哲思结合,《二十五,二十一》在青春成长中嵌入时代创伤。
再看《难哄》,水平还停留在少女言情的“造梦”阶段,想要融入“女性生存环境”来拔高价值,但又能力有限未能将社会议题真正内化为故事的血肉。
好在大方向是学对了。哎,也不知是该夸还是该损了。
商务/阿乐(微信:pachongsw1)
进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