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嘉峪关市的迎春社火都热闹非凡,其中古老的民间社火——霸王鞭是传承千年的最出彩项目。霸王鞭以豪迈奔放的舞姿和铿锵欢快的配乐,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乡村文化生活画卷。
2025年迎春节霸王鞭登台表演
霸王鞭起源于隋炀帝时期,历经千年传承,如今霸王鞭已成为嘉峪关市文殊镇的重要文化遗产。
据嘉峪关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霸王鞭取三尺左右的竹竿或木棍,绘上彩纹、两端挖孔、内装两三枚铜钱,两头系上铃铛。表演时,舞者右手稳稳持鞭,左手灵活地拍、拨鞭的两端,与此同时,鞭梢有节奏地鞭打、擦、碰、击身体的主要关节部位。霸王鞭舞有上百种打法,一个套路最少四拍,最多三十六拍,用唢呐、鼓、锣伴奏,舞蹈动作连贯自如,刚毅矫健,形成独特的风格。
嘉峪关文殊镇团结村75岁高龄的霸王鞭传承人赵率珍老人谈起霸王鞭时,介绍了其多种打法和难度。其中,左右支配和互相对打是两种比较难打的技巧,要求舞者配合默契,步步有编花,翻滚有绝招。舞者必须熟练掌握霸王鞭舞动技巧,才能和大部队动作、脚步一致,70至80人的队伍表演起来更显雄伟壮观。
杨翠兰是霸王鞭第五代传承人,自幼便对霸王鞭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漫长岁月里,她不仅熟练掌握了传统霸王鞭技艺,还在传承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她深知,要让霸王鞭在现代社会中持续绽放光彩,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于是,她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现代舞蹈元素,让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同时对舞蹈编排进行优化,使整体表演更具故事性和观赏性。在她的不懈努力下,霸王鞭如今有了更广泛的展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霸王鞭表演(资料图)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霸王鞭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并成功推向了城市舞台、广场、社区和学校。
2025年1月,霸王鞭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发展。相信在未来,嘉峪关霸王鞭将继续舞动下去,成为嘉峪关文化名片上一抹亮丽的色彩,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慧霞 文/图
责任编辑:黄璐
来源: 观澜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