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今年闰六月,清明有啥说法?
时间过得真快,雨水节气过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了,在下个月的4月4日。而今年清明节是乙巳蛇年的清明节,是传说中的“青蛇年”,这一年闰六月,一年有384天。
对于清明节来说,有很多的民俗说法,比如说这一天去上坟,吃青团,郊游等等活动,不过最重要的是,在清明节这一天是去上坟的。
不过今年清明节不一般,因为双春,闰月的原因,有这样一种说法:“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清明节有啥说法?
今年清明节不一般:
今年清明节有啥不一般之处呢?我来说一下:
①今年是闰六月的清明:
老话说:“二月清明一片清,三月清明不见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虽然在农历年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由于公历年和农历年的时间的关系,在农历而言并不是固定的。
所以在有的年份里,清明节是在农历二月,有的年份里清明节在农历三月。
而今年清明节比较特殊,由于闰月的原因,今年出现了闰六月,按照传言,闰六月每19年才会出现一次。
而今年的清明节恰巧是在农历闰六月,也是19年不遇到的一个闰六月的清明节,所以俗语“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话流传很广的。
②今年有着双春年的清明。
今年有两个立春节气,一个是在农历的正月初六,另一个立春节气是在农历的腊月十七。
所以今年清明节也是有着“双春年”的清明节,那么双春年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是使用“双历法”的国家,就是农历年和公历年同时使用,公历年一年有365天,农历年一年有354天,所以农历年和公历年一年有11天之差。
我们老祖宗为了平衡二十四节气和农历年之间的关系,就采取了闰月的方式,而2025年农历年有两个闰月,所以今年有384天,多一个月。
也正是如此,在多一个月的情况下,今年就有了两个立春节气,所以今年的清明节也是有着双春年的一个清明节。
③今年清明节提前一天。
公历年一年有365天,是根据太阳走到黄经的度数决定的,而二十四节气也是,所以二十四节气和公历年是一致的。
所以按照传统的历法,清明节时间一般在4月4日~4月6日左右,而在4月5日是比较多的。
不过今年清明节的时间是不同,由于闰月的原因,今年清明节的时间在公历的4月4日,所以今年清明节来的早,要比往年要提前一天,也是不一般的一个清明节。
“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说闰月清明不上坟呢?其实有几种说法,我们一起看一下:
①闰月的特殊性导致的。
按照民间的说法,农历闰月是为了协调阴历与阳历(太阳历)的时间差而设置的“补月”而导致的。
而按照民间的传统观念,老祖宗认为,闰月是“虚月”或“重复之月”,所以也是被被认为缺乏“真实的时间属性”的,所以在这样的年份里,一些重要的大事,比如结婚,祭祀等等也是有讲究的。
②一些地域性差异导致的。
在一些地区,确实有些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说法,虽然这一习俗并非全国通行,主要存在于部分南方地区。
比如说,福建、广东、广西等等地区,不过这也不过是传统的习俗文化而已,当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在不同地区的民俗解释也十可能不同的。
“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
对于这句俗语,也不过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民俗说法而已,这好比“立春节气躲春”一样,是没有太大道理的,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闰月不过是历法调整的自然现象。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闰月只是历法调整的自然现象,并无吉凶之分的。
因为我国是使用“双历年”的国家,而公历年一年有365天,农历年一年有354天,有11天之差。所以我们老祖宗为了平衡农历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就采取了在农历年里加上一个月的方式,也就是“闰月”。
而2025年恰恰“闰月”,因此也就有了民间里的说法,所以这也是历法调整的自然现象,因此来说在有着闰月清明的一年里,自然也是可以去上坟的。
②在古时候没有“双春闰月”的说法。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也是大人小孩都知道的,但是在古时候,正月初一并不是春节,而是立春节气这一天。
因为在古时候,我们老祖宗把立春节气定为春节的,直到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以后,才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所以在古人眼里,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气就是农历年的开始,自然没有了“双春闰月”的说法,因此来说,双春闰月的清明节也不过是近代民间老人的说法而已。
所以“闰月清明不上坟”,这无论是按照古人的说法,还是现代的说法都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以在今年清明节自然可以去上坟的。
但是因为今年清明节在公历4月4日,所以今年清明节上坟也要提前了。不过清明祭祖的文化内涵是缅怀先人、传承孝道,所以在清明节的时候,是否遵循这一习俗,也可根据个人信仰和家庭传统而灵活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