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继承父辈事业,在演艺界并不罕见,但能真正脱颖而出的却寥寥无几。
2023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女儿张末执导了电影《拯救嫌疑人》。
电影的宣传做得相当充分,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内容质量之差,连雇佣的水军都找错了地方。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有多荒谬呢?
一、你看到的是悬疑,我感受到的是荒诞
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剧情,这部电影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何?
如果仅从故事大纲来看,你会认为制作团队投入了心血,其中的反转确实引人入胜。
简而言之,故事讲述了一位女律师和一位深爱着她的警察男主角。
影片伊始,一个已被定罪的杀人犯丹温正接受法庭审判。
随后,女主角的女儿遭到绑架,绑匪要求女主角协助已被定罪的丹温获得无罪释放。
为了救出女儿,女主角携手男主角开始搜集线索,并成功揭露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凶杀案发生的当晚,除了丹温和受害者外,还有第三个人在现场,那就是男主角上司,警司司长的儿子。
经过一系列追逐和斗争,男女主角成功从警司司长那里套出了真相,即他的儿子才是真凶。
之后,女主角利用这份录音,在法庭上成功为丹温翻案。
接着,真正的反转来了,你知道绑架女主角孩子的人是谁吗?
答案是受害者的母亲。
更荒谬的是,受害者的母亲林老师从一开始就通过女儿的电话录音,知道丹温是杀害女儿的真凶。
为了亲手为女儿报仇,林老师不惜一切代价,通过绑架手段迫使女主角将丹温从监狱中救出。
最终,在林老师即将完成复仇之际,男女主角再次出现,打斗中林老师不幸丧生,丹温再次被送回监狱。
这就是大致剧情,看完后大家是否觉得有些不对劲?
的确,那位警司司长的儿子,难道不清楚自己是否杀人吗?
还有林老师,你想要为女儿报仇,我们可以理解,但这样的行为是否过于极端?
实际上,如果你看了具体剧情,你会感叹,这部电影的6分评分是如何得来的?
二、双向的精神病患
首先,让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警司司长的儿子竟然不知道自己不是凶手。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患有精神病!
对,这位名叫纳吉的官二代患有精神病。
但这还不是全部。真正的杀人凶手丹温,同样也是精神病患者。
根据电影的描述,纳吉那晚正与死者亲昵,然后被送狗的丹温撞见。
丹温因色心起意,在纳吉熟睡后,残忍地杀害了对方。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由于精神病的影响,丹温在发作后没有清理现场,直接逃离了。
按理说,这件事与纳吉关系不大。
实际上,由于纳吉也有精神病,当他发现身边的女伴死亡后,误以为是自己精神病发作杀了人,于是试图将罪名推给真正的凶手丹温。
正是因为这个误会,当男女主角试图帮助丹温脱罪时,市长才会心虚地对男女主角下手。
并且和电影中的反派一样,在自以为胜券在握时,说出了那晚的所谓真相,还被录了音。
对此,实在令人怀疑,这位警察司的司长,是如何在警局中任职多年的?
难道他就没有认真检查凶杀现场?并发现,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并非凶手?
要知道,电影里明确提到,丹温杀人后,根本没有对现场进行任何处理!
女主角的行为也颇为有趣,自己的女儿被绑架后。
既然有一个警察朋友,也知道可以寻求他的帮助,但在一开始却坚决不透露自己的意图,也不告诉他女儿被绑架的事实。
甚至在后来偶然遇到劫匪时,当警察上前与劫匪搏斗,成功救出小女孩并将其交给女主角时,让她带着孩子逃离。
女主角却愣在原地,被一条狗吓住,再次失去了女儿,还对男主角大发雷霆。
就这样,男主角竟然还主动道歉,继续陪伴女主角调查。
不是吧,这都是什么双向的奇葩行为?
但凡有一个头脑清醒的,都不会弄成这样吧。
也得亏导演厉害,直接设计了两个精神病患者,否则剧情还真不好展开。
此外,从这部电影的许多情节中可以看出,导演可能想要反映一下谣言对死者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但遗憾的是,导演的许多操作,成功让大家感觉谣言是否会对死者造成二次伤害,我们不清楚。
但是,你这部电影确实已经对观众的智商和三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这不是赞美母爱,这是侮辱!
在这部电影中,最应该被同情的角色,应该是想要为女儿报仇的林老师。
但问题是,如此热血,如此符合大众期望的故事情节,却被导演硬生生搞成了闹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大众的观念中,如果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而法律无法伸张正义。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方式对仇人进行复仇,是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的。
但问题是,杀害林老师女儿的真正凶手已经认罪并受到惩罚,林老师自己也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还通过绑架他人女儿的方式来为罪犯脱罪,以便自己亲手惩罚罪犯,这种操作就非常离谱,同样也让人难以接受。
还是那句话,有人伤害了你的子女,作为父母,你拿刀与他拼命,哪怕违法,社会舆论也会同情。
但是,别人伤害了你的子女,你却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道德沦丧。
其次,电影中的林老师,就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能保证罪犯被法律无罪释放后,仅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将其惩罚呢?
更重要的是,林老师一方面说女儿死后,有很多谣言侮辱女儿。
但有没有想过,现在你费尽心机地帮助罪犯脱罪后,再将其捅死。
这样一来,社会舆论会同情真正的罪犯,并且还会攻击你这个为女报仇的母亲,顺带再次给自己的女儿招惹是非。
所以如此离谱的剧情,如此对母爱的扭曲,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在编写这个剧本时,在拍摄这部电影时,编剧和导演到底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设定母爱的。
也难怪,那些自己雇佣的水军复制粘贴评论,都能跑错区域,说不定就是被电影的精神病氛围感染了,也小小地精神错乱了一下。
结语
在父亲张艺谋的盛名之下,张末想要取得一番成就,压力肯定不小。
但是,是否讲好了一个故事,拍摄得如何,市场和观众不会说谎。
电影前期宣传上,噱头十足,既有悬疑的外壳,又讲述了一位母亲的挣扎。
但当观众走进电影院后,就会感觉自己被割了一波韭菜。
空洞的人物,拖沓混乱的剧情,还有被众多观众所诟病的“屎一般的结局”。
能打出5.7分的评价,都算是很给面子了。
本文信息来源于《拯救嫌疑人》.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经过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代表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