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新格局下,体育与旅游产业如何破局共生?《融合与共生:中国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一书将中国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进程中形成的新型旅游目的地: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作为典型代表,创新性地采用“人一地一业”三维视角,从参与主体、空间实体、产业载体三个向度入手,借助多种研究方法,深度解析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生成与发展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规律,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共生问题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指导。

五环之畔,小暑之日,暮云收尽,蝉唱初歇。伏案既久,周身疲惫,遂起身凭窗而望。一时熏风拂来,甚是宜人。楼下传来广场舞欢快的音乐,夹杂着断续笑语。街市上霓虹闪烁,依旧车水马龙。远处的万家灯火,映衬着城市参差起伏的天际如星河般梦幻……耳目所及,尽是这个城市的热情与繁华。

回首又见案头即将付梓的书稿,不由忆起了数年前,远涉重洋,在美留学的那段时光。彼时,我亲历美国体育赛事之繁荣,震撼于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旅游经济的强劲引擎、城市活力的生动展现。归国后,我作为一名青年学者,热情投身于国内体育赛事旅游的研究与实践,但目睹其发展之种种困境,却倍感任重道远,自此,便踏上了探索与求解的漫漫征途。

国内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中,大型体育赛事被视作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特质的特殊事件或外生变量。鉴于这一特性,学界与业界普遍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影响具有暂时性。此观点认可了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过去近20年的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推动体育赛事旅游成为一个独立且具有深厚研究价值的学术议题。然而,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这一观点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大型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暂时性,其影响的持久性与深远度均显著增强。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带来即时的旅游效益,还通过提升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改善接待能力、促进文化交流、塑造城市品牌等,为旅游目的地带来长久的发展动力。其次,体育赛事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开始展现出多层次的融合态势,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繁荣,更助力了新型旅游目的地的诞生与发展。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便是体旅融合共生而成的产物,它以大型体育赛事为核心吸引物,围绕赛事构建全方位的旅游体验和服务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生态。传统认知中大型体育赛事作为“特殊事件”的观点被逐渐突破。

反观国外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特殊事件和表层现象。西方学者坚持整合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力图从学理层面给出二者相互依存与共同演进的科学性解答。西方学者以二者关系渊源为研究起点,借由交互机制、融合效应等不断深入研究,现已开启共生发展的研究转向。相比之下,国内相关研究在视野开拓与转换、理论创新与发展、方法选取与应用等方面尚存一定差距。

本书以《融合与共生:中国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为题,旨在对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融合属性与共生发展规律给出系统性分析与学理性解答。为了全面且深入地探讨这一主题,本书将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置于中国本土化的社会情境中,创新性地提出“人-地-业”三维视角,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期弥补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在视野、理论与方法上的差距,并为新型旅游目的地的培育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指导。

本书是我学术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书稿始创于赴美读博之时,经历了博后研究阶段的锤炼,凝聚了多年的观察、调研与思考,历经数次重大修订终得完成。二十余万字间,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剖析,亦有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一字一句都承载着我对学术的谨慎与敬畏。本书是我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书稿的出版昭示着曾经对学术研究充满懵懂的学子,在经历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方法锤炼后,得以暂别书斋,成长为手握初步学术资质的青年学者。在璀璨的学术市场中,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摊位,能有机会与无数前辈名家、同侪挚友、后起之秀同台竞技,与他们并肩携手将人类体育学、旅游学、管理学的智识边界向前推进。

本书的撰写与付梓,既得益于恩师的谆谆教诲、单位的鼎力支持和同人的竭诚协助,更离不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诸君的辛勤付出,尤其是责任编辑贾立平老师的专业指导与精心雕琢,在此,谨向您致以诚挚的感谢!期冀此书能如波上之舟,载读者于体育赛事旅游的海洋中以遨以游,或有所悟,或启新思。愿与您共襄体育盛事,助推旅游发展,同筑体旅融合新篇章!


2024年7月于北京


新书速递


(点击封面跳转至小程序购买)

融合与共生:

中国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

史瑞应 著

2024年12月出版 / 定价138.00元

ISBN 978-7-5228-4482-4

内容简介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是富有体育异质化属性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其生成与发展有赖于体育赛事与旅游目的地在“人”主体要素、“地”空间要素、“业”载体要素上的融合与共生。本书在“人—地—业”三维视角的统领下,将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问题置于一个“可探、可究、可考”的逻辑框架和本土化情景中,基于理论和实证两条研究路径,对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体育赛事旅游空间发展规律、体育赛事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体育赛事异质性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效用评估4个核心问题进行解答,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系统性的发展对策。愿您开卷有益!

作者简介

史瑞应,北京体育大学与美国佐治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旅游与休闲政策研究,在《旅游学刊》、《中国软科学》及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优秀成果奖。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及多部学术著作的撰写,兼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评审专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体育旅游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旅游目的地相关研究

第二章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及三维分析视角的诠释

第一节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概念界定

第二节 “人-地-业”三维分析视角

第三节 三维分析视角下的相关理论框架

小结

第三章 “人”——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探析

第一节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分类

第二节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定位

第三节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冲突分析

第四节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核心利益相关者均衡管理机制

小结

第四章 “地”——体育赛事旅游空间研究

第一节 体育赛事旅游空间及构成要素的识别

第二节 体育赛事旅游空间要素的内在关联性

第三节 体育赛事旅游空间演变

第四节 体育赛事旅游空间的发展模式

小结

第五章 “业”——体育赛事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机理

第一节 体育赛事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体育赛事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体育赛事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路径

第四节 体育赛事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模式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第二节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预测与修订

第三节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式调查与权重

第四节 基于三维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论证

小结

第七章 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路径检验与分析

第三节 旅游者个体特征在关键影响因素中的差异化分析

第四节 基于模型与分析结果再审视三维视角

小结

第八章 “人-地-业”三维视角下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发展对策

第一节 发展对策的前提推论

第二节 宏观发展对策:三个战略

第三节 中观发展对策:四个推动

第四节 微观发展对策:两个发展点

第五节 三维视角与发展对策的关系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 上下滑动浏览 )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