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密

对于国家而言,几乎所有涉军信息都是高度敏感的,同时这也是境外间谍在搜集情报时的重点关注对象。

据《央视新闻》2月18日报道,国家安全部发现,境内有个名为“冬夜”的账号,频繁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泄露我国的军事机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央视爆料称,在账号“冬夜”泄露的军事机密中,甚至包括了我国某边境地区部队的驻防位置、武器配备、营区环境等机密信息。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最令人意外的是,国安部在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冬夜”账号的实名人竟然是一位八旬老人。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冬夜”账号的使用者,难道真的是位八旬老人?还是背后另有其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安极限追踪,嫌疑人身份被扒

自从发现账号“冬夜”存在泄露军事机密的行为后,国安部第一时间便介入调查,并通过各种手段对该账号进行了查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查验后的结果却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账号“冬夜”的实名人竟然是一位八旬老人,并且距离属地相隔了上千里,这明显不具备作案条件。

经验丰富的国安干警很快便意识到,所谓的八旬老人只是账号“冬夜”实际使用者,为了避免被追踪给自己套的“马甲”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这种做法能够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但并没有难倒我们的国安干警,通过在海量的数据中抽丝剥茧、顺线追踪,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尼某。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通常情况下,掌握嫌疑人的个人信息后,基本上就能顺藤摸瓜的将其给捕获了,然而,后续国安对尼某实施抓捕的过程,却并没有意料中的那么顺利。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尼某的身份并不简单,他曾在部队有过两年的服役经历。



央视新闻于2月18日的相关报道

虽然尼某最终因为违纪问题,被部队要求提前退伍了,但在部队的这两年里,令其掌握了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这无疑给抓捕工作平添了不小的困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万幸的是,在抓捕工作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们的国安干警成功截获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账号“冬夜”发出的指令。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境外间谍机关要求尼某前往我国某军事基地窃取机密,为了顺利抓获尼某,国安选择了将计就计,提前埋伏在了该军事基地的附近。

不过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该军事基地又远离城市,周边的地形不仅十分复杂,还经常会出现大雪封路的情况,这无疑给抓捕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事关国家军事安全,不容有丝毫的懈怠,为了抓获尼某,国安干警在茫茫雪原之上,搜寻了整整七天六夜,才终于找到了尼某的踪迹。

抓捕当天,将自己包裹十分严实的尼某出现在了军事基地的附近,在经过一番探查后,尼某便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设备开始拍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见此在附近蹲守的国安干警们选择了果断出击,第一时间便将尼某逮捕归案,并从其身上搜到了用于拍摄的设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案件到此算是告一段落了,虽然尼某最终一定难逃法律的制裁,但他的行为却已经不可避免的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毕竟在此前尼某已经通过“冬夜”这个账号,向境外间谍情报机构泄露了大量的军事机密,甚至就连边境部队的驻防位置、武器装配、营区环境都有涉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家安全从来都不是遥远的“谍战片”,即便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隐蔽战线的斗争依旧十分激烈。

毕竟一直以来,那些境外间谍机关从来都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渗透,尤其是美国更不止一次的将“矛头”对准了我国。



美国情报机构

美国中情局局长就曾公开表示,美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对华情报的搜集行动。

那么,面对这些用心险恶的境外间谍机构,身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又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首先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做到不盲目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在现实中或网络上发现可疑人员时,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举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出现被迫加入间谍组织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一系列的挽回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主动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如果存在悔改表现的话,是可以不予追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时候国家利益都是高于一切的,筑牢国家秘密安全防线,不仅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关的宣传活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