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国际知名期刊《PNAS Nexus》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日本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成功在实验室细胞中"剪掉"了导致唐氏综合征的多余染色体!这是针对21号染色体更精准、更高效的清除,为未来治疗唐氏综合征带来了曙光。

小美今年6岁了,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对人甜甜地笑。但她比同龄孩子发育得慢,说话不清楚,智力发育也落后。这是因为她出生时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患上了唐氏综合征。全球每7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会患上这种疾病,至今仍无法治愈。

你可能很想知道,为什么多一条染色体就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本精心编写的食谱突然多了一份重复的配料表,厨师可能就会放入太多调料,最终毁掉整道菜。我们的基因也一样,多余的染色体会导致某些基因“过量”,打乱身体的正常发育。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实现这项突破的呢?这要从一把神奇的"分子剪刀"说起。

CRISPR-Cas9就像一把精确的剪刀,可以在DNA上进行剪切。但问题来了,三条染色体中,我们究竟要剪掉哪一条呢?毕竟我们需要保留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这就像在三张相似的纸中,要准确找出其中一张并剪掉。



研究团队想出了绝妙的办法:他们开发了一种能够识别特定染色体的方法,就像给目标染色体打上了独特的标记。更牛的是,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提高“剪切”效率的方法:暂时抑制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就像让伤口暂时不愈合,确保多余的染色体被彻底清除。

实验结果令人振奋!成功率达到13.1%,在多种细胞中都证实了可行性,剪除染色体后,细胞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基因表达也恢复了正常水平。

然而这项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

1. 目前只在实验室细胞中实现

2. 成功率还需提高

3. 可能会对保留的染色体造成意外改变

4. 还需要开发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所以这项研究距临床应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项突破无疑为数百万唐氏综合征患者家庭带来了希望。就像一位研究人员说的:这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扇门,虽然还没能完全打开,但我们知道光就在门的另一边。

对于小美这样的孩子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希望就在不远处。



参考文献:

Hashizume, R., et al. (2025). Trisomic rescue via allele-specific multiple chromosome cleavage using CRISPR-Cas9 in trisomy 21 cells. PNAS Nexus, 4, pgaf02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