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2月19日,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四川省候选人建议人选结束公示,眉山市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颜志霞入选榜单。

2005年,20岁的颜志霞成为特教教师。她编写指导手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主动开展“送教上门”,利用周末为全县重度残障儿童教学,带动65名教师为百余名残障孩子送教万余次。被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背兜老师”。

20年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忠诚与执着。荣获“中国好老师”“四川省最美教师”“四川好人”等称号。


颜志霞

10年树人 聋声学生考上大学

2005年9月,20岁的颜志霞从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应聘成为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初来乍到,房东老板疑惑地问她:“你一个女娃娃,为啥选择特校和一群不正常的娃娃打交道?”年轻的颜志霞毫不犹豫地回答:“特校也是学校,同样需要老师。”

刚到学校时,看到其他老师满操场追着聋哑学生上课,为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学生端汤喂饭,还要帮他们烧水洗漱,逐个哄睡觉,这一切远远超过了她曾经的想象。在活生生的现实面前,颜志霞才深刻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艰难,“自己选择的路,再难也要挺过去”她在心底默默地给自己加油。

特校的孩子远远不止学习这么简单。2006年的一天,正在认真上课的颜志霞,突然发现孩子们都捂住鼻子看着她,原来是新生小汪把屎尿拉在了裤子里。她立马把小汪带回寝室,强忍刺鼻异味带来的不适,给他脱去糊满屎尿的衣裤,用热水给他冲洗身体,又赶到附近商店买来衣裤替他穿上。了解到小汪是寄养在年过八十外婆家的孤儿,家庭十分困难后,颜志霞经常为小汪家送去生活学习用品。

凭着年轻人这股学习激情和工作韧劲,颜志霞从2010年起被安排担任聋声班双语老师。面对新的教学要求,颜志霞从零开始,请教同事,听课学习,网络自学,凡是有学习机会她都不放过。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大多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她就想办法把每篇课文做成PPT,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学生朗读兴趣更浓了,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容易了,“我坚持把每篇课文都做成PPT,这些PPT是我教学生涯中的宝贵财富。”至今颜志霞的电脑里还保存着每一张教学PPT。

颜志霞负责的聋声班12个孩子中,部分孩子心理有缺陷,个别孩子极度自卑自闭。2017年的一天,聋声中职班小曹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掀翻课桌冲出教室,身怀六甲的颜志霞紧跟着追了出去。小曹将自己反锁在一间教室里大哭起来,慌乱无助的颜志霞急得跟着哭了起来。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颜志霞强迫自己先冷静下来。她找来纸和笔,写下安慰的小纸条从门缝里传了进去。经过一来一去1个小时的“无声”交流,小曹才化解了内心的矛盾,走出教室。


颜志霞

这件事情对颜志霞触动很大,她认识到只有走进聋声孩子的内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才是教学的关键。从孩子兴趣爱好、家庭成长经历、学习特长入手,颜志霞针对每一个孩子设计出思想转化个案,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谈,用真心、真情感化教育每一个孩子。当年,这个班作为特校首届中职毕业班,8人参考,全部考上乐山师院“3十2”专科班,2人成绩排名全省前十。

考上大学的小曹设计了一个小爱心包围大爱心的图案,印在T恤上送给颜志霞,激动地流着泪向颜志霞比划:“老师,我们爱您,感谢您对我们10年的关爱”。

送教万次 大家叫她“背兜老师”

来到特校担任老师后,颜志霞得知还有一些重度、极重度孩子无法到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情况。

2014年8月,已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的颜志霞经过再三思考,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为全县重度、极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后经学校和教育部门同意,由她组织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利用周末为全县24名极重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由于一些地方偏远交通不便,颜志霞和同事需要走路前往。为了方便携带教具和学具,他们背上了背兜。一来二往,老师们被家长亲切地称呼为“背篼老师”。


颜志霞送教途中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第一次送教时的情景。”颜志霞第一次到清水镇百花村15岁重度残疾孩子小蔡家。一家四人都身有残疾,看着小蔡两兄弟满脸泥巴、骨瘦如柴、衣衫不整的样子,让身为母亲的颜志霞当场泪下,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再难,送教上门也要坚持到底。

当天,颜志霞和老师们还前往观寺镇升龙村和大化镇劳动村为重度残疾儿童小谢,精神残疾、严重癫痫病的小婷送教上门。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十点,两个孩子早已经熟睡。这么多年过去,颜志霞和她的“党员先锋服务队”老师们很少能陪自己的孩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颜老师每个月来几次,都要给我们送东西来,现在我的孩子生活能自理,进步很大,感谢老师。”小蔡的父亲蔡光模的话语充满感激。虽然与女儿们的成长错过很多,但像小蔡一样的重度残疾孩子们的成长让颜志霞认为很值。

为使“送教上门”更有针对性,颜志霞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坊,带领一线教师编写《送教上门工作指导手册》,为每名儿童制定“一人一案因材施教”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为他们开展一次文化知识教学和康复训练。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10年来,在颜志霞的带动下,65名特校老师已为100余名重度残疾孩子开展1万余次的送教活动,孩子们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孩子家庭带去温暖和快乐。


颜志霞上门送教

初心不改 把阳光带给每个孩子

2008年9月,仁寿特校作为全国唯一受邀参加年底“集善嘉年华·北京2008慈善晚会”演出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把演出节目的排练任务交给了颜志霞。“颜老师勤奋和好学,任务交给你,大家都放心。”校长刘明才中肯的评价鼓舞着颜志霞。

颜志霞买来舞蹈学院演出光碟边看边学边改。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律动室和专业音响设备,唯一能排练的地方只有一块水泥操场。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排练时间从晚上7点到9点。

2008年12月3日,颜志霞带领着25名失聪学生在北京集善嘉年华晚宴上第一个出场,完美表演了舞蹈《同一片蓝天》,受到与会领导嘉宾高度评价和亲切关怀。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颜志霞开始担任学校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的教导处主任一职。上任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筹备学前康复教育,在她的努力下,2019年9月起,学校首次招收2个班30名3-8岁的学前康复教育残障儿童。此举走在了全省公立类学校最前列。

5年小学律动教学、7年聋声双语教学、7年小学培智教学,颜志霞的特殊教育路一走就是近20年。从小学普通教师到小学高级教师,从政教处副主任到副校长,任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但颜志霞却从没有想过退缩或放弃。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付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底,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学生们家家门口都通了公路,背兜老师也告别历史。“目前,仁寿特殊教育学校共有217名学生,其中送教学生23人。”颜志霞说,“残障孩子的明天还很长,特殊教育的路也永远没有终点。我会初心不改,背着一缕缕阳光一直走下去,带给山村残障孩子们一份希望。”

(图由仁寿县委宣传部提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