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和台州市天台县交界地带,城松线和榧大线公路并线,崇山峻岭之间,山一程,水一程,沿途有三处观景台和三座石拱桥,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怡人的山水风情,拍照很出彩,非常适合骑行、自驾旅行的美丽风景线。
从宁海县走城松线公路进山,经黄坛水库和西溪水库,盘山而上,过了留五扇村,即将到达弘场村的路边上,2023年建成了一座观景平台。
状如亭,四周竹海绵延,故名竹亭观景台。
两层圆台,螺旋式楼梯,茅屋顶,立于群山之间,成了城松线公路的停靠站,过往游人都会在此停留赏景。
继续走城松线过了弘杨村和中央山村,到达黄坛镇榧坑村,原双峰乡政府所在地,四合院林立的古村落,香榧远近闻名。
村口的万年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寄托了“永久牢固万年不圮”之意,桥体由不规则的溪坑石头砌筑而成,尽呈原始古朴之态。
1972年通村的公路修通以前,万年桥是榧坑村民外出的必经关口。
横跨于大松溪之上,形如半月,气势若虹,入选宁波十佳名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榧坑村转道通往台州市天台县原大同乡的榧大线公路,途经杨染村、张辽村,山重水复疑无路,转过一个山头,路边又出现了一个2023年新建的观景平台,造型特别,名叫天空之眼。
榧大线公路上的一处新景观,自驾旅游的中途停靠站,可露营赏景,眺望逐步村全景,天气晴好时,还可以远望天台山脉主峰华顶山的雷达站。
逐步村地处宁绍台三市交界地带,宁海版图上的“西极村”,避世而远离,群山连绵,远望如同天空之境。
在公路通达村庄以前,只有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因此取名为:逐步村,被誉为宁波的小西藏。
村前也建有观景平台,呈圆形,中间一棵挺立的树,称为逐步观景台,适合露营赏景。
山脚的清水溪是夏日溯溪戏水胜地,四野青山连绵,静夜可望繁星满天空,晨起可赏云雾升腾如仙境。
1986年,从榧坑村通达逐步村的公路修通,2012年从逐步村通往天台县大同乡的公路修通,榧大线全线贯通,终于改变了逐步村民依靠步行出山进山的历史。
宁海县在1952年10月之前隶属台州管辖,在公路修通之前,逐步村前往台州市天台县方向,只能下山上山跋山涉水,村前山谷山金坑溪上的永迎桥就是曾经的必经要道。
永迎桥连通两岸古道,附近的村落自古以来相互往来,相互联姻,来往密切,至今还有走亲习俗。
溪流隔两岸,雨水季节常常被洪水阻断来往去路,竹木便桥屡被冲毁,村民因此决定修建一座紧固的石拱桥。
1928年秋,逐步村的何继旦、何继刚等人发起建桥,村民积极筹资响应,聘请工匠建造了这座单孔石拱桥,从此两岸畅通无阻。
桥额刻桥名“永迎”,蕴含着永远欢迎对方客人之意。
桥上有国务院2009年所立的界碑,东岸隶属宁波市宁海县黄坛镇,西岸隶属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
桥下的山金坑溪,就是宁波市和台州市的分界线,一桥跨两市。
永迎桥,也是宁波市和台州市的界桥,连通两岸古道,称为宁台古道。
过了永迎桥,继续走宁台古道进入天台县境内,途经第一个村庄银板坑,到达第二个村庄下庄村,龙潭坑溪上也有一座石拱桥,称为下庄桥,曾经也是宁台古道的必经之桥,榧大线公路修通后,从逐步村可走公路经银板坑村、下庄村再往天台方向,因此宁台古道和石拱桥落寞,行人少至。
下庄桥下的溪水碧蓝如玉,仿佛遗落深山的绿宝石,惹人爱恋。
龙潭坑溪和大同溪两水相汇处,卵石河坝宽阔,溪水清澈,秘境风光优美。
当地网友说,夏日到此玩水更畅快,小时候,玩伴们从桥上跳水游玩,非常欢乐,那样的无忧岁月才是该有的童年时光。
城松线、榧大线并线,竹亭、天空之眼、逐步三个观景台,万年桥、永迎桥、下庄桥,三座石拱桥穿越岁月风烟,颖之钟爱的旅行风景线。
到了下庄村后,与天培线相通,可继续往天台县或者新昌县方向出山,形成自驾旅行大环线,风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