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作为大理市的优势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速旅游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着力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是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记者围绕“推进旅游模式创新 提升大理古城品质”这一主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大理镇党委书记杨利平。


市人大代表 大理镇党委书记 杨利平

大理古城作为大理市文化旅游的核心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2024年古城及周边接待游客量达2911.64万人次,大理古城上榜入境游客喜爱的10个古城古镇榜单。

随着游客接待量的剧增,大理古城在基础设施、旅游服务、产品更新和综合管理方面的短板和弱项日益凸显,成为游客、居民最大的“吐槽点”,加快推进旅游模式创新,提升大理古城品质迫在眉睫,关乎大理文旅的口碑和品牌,更关乎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大理市要提档升级文旅产业,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要以大理古城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同步推进喜洲古镇、双廊古镇、龙尾关街区、海东文笔村等重点区域品质提升及运营管理。要全域推进旅游民宿规范管理,持续开展餐饮、旅拍、出行等涉旅行业规范管理。

杨利平

下一步,大理镇将抢抓省州市党委、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加强与文旅、教体、交通、住建和国资等重点部门协同作战,重组大理古城优势资源,加快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培育统一运营主体,找准与古城气韵相适的结合点、链接点,争创5A级景区,推出更多更火的文博场馆、休闲街区、非遗项目和节庆品牌,努力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


同时,大理镇还将做好跨界融合大文章,探索古城旅游与生态、旅居、服务等千行百业的相互赋能,争取“一业兴,百业旺”,将“旺丁”变“旺财”;提供更充分更完善的就业机制和更广阔的旅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全力营造舒心放心安心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旅游业打造成大理镇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记者:鲍亚颖 马驿

编辑:向红玉

值周:杨丹妮 胡亚玲

主编:李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