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国遭遇了三年的大灾害,这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而且国内局势并不稳定,再加上灾害给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不少地区的粮食减产严重,还有一些地方都闹起了饥荒。面对这样的困难,中央也在积极地想办法,只有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生活才能够继续,然后众人就开始对农业改革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农业问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
陈云就是这些人中比较关注农业的,他多次下基层进行调研,对各地区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1962年7月6日,陈云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找到了解决农业问题的办法,还需要与毛主席当面谈,并且只用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当时毛主席刚刚从外地视察回来,所以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接到了陈云的信,知道这件事是比较重要的,于是他就立刻给陈云回复,可是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会面竟然直接改变了陈云的命运。
在后来陈云回忆这件事的时候,也曾说过,他在与毛主席讨论问题的时候,毛主席也没有生气,可是在第二天之后,毛主席就特别的生气。尤其是在听了陈云的报告之后,毛主席的语气也加重了几分,然后就对陈云说,如果采取分田制度那么就会将集体主义打乱,并且人民公社也将会被解散,而这就涉及到了修正主义,并且中国将来要走上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陈云提出的建议是不同意的,而且陈云表示分田到户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这种方式是可以充分地将人民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如此一来农业也就恢复了活力。
实际上陈云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因为他多次走访基层,将各种经验教训进行了整合,这才有了这个计划,而且这样的话就能够让百姓对农业有更大的兴趣,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对后续的工作也就非常有利。
可是陈云的这个方案让毛主席非常的生气,后来陈云还受到了批判,被调离了中央。1972年陈云才重新回到了中央,并且成为周总理的助手,担任副总理。可是在这十年中,陈云也没有停止自我反省,他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检讨,甚至还有人想要借助这些错误对陈云进行批判,好在有周总理的庇护,他才挺过了难关。
实际上,最初陈云向毛主席提建议时,就有人劝说他不要向毛主席说,可是陈云觉得这个建议对人民有用,只有实行了这个计划,国家的农业问题也就会被解决,人民也就可以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要知道当时的农业可是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尤其是粮食产量在急剧下降,直接达到了1951年时候的粮食产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也就开始实行农业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分田到户这个方法实行后,问题得到了缓解,这其中就有安徽省,不过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还坚持着集体经济。
而陈云将这些情况进行了汇总后,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计划,然后想要向毛主席汇报,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与中央的其他领导进行了询问,想要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意见,可是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合适,不建议他将这个计划汇报给毛主席。
可是陈云觉得自己与毛主席的关系,再加上之前他的建议,虽然毛主席也没有直接采纳,后续想明白后,还是采纳了。因此,陈云也觉得毛主席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建议,可是最后却让毛主席非常生气,这是陈云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