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纪念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国士无双,功绩长存,永葆中华!
1970年12月26日,新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091型核潜艇)在渤海湾悄然下水,并在4年后入列中国海军。
091型核潜艇,由我国完全独立设计建造,所有零部件均为国产,共建造有5艘,分别有091基本型、091改进型、091D型,甚至现今还有091型在役。
091型核潜艇
091型核潜艇下水后,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掌握核潜艇技术的大国,也打破了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核潜艇技术太复杂,你们搞不了”的断言。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首艘国产核潜艇背后的故事,它的诞生,甚至和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玩具密切相关,而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悄然登上历史舞台。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仪式
本文,将揭开那段尘封许久的历史,用史实还原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从零到一”的建设全过程。
1.老大哥苏联中断援助
自新中国建立初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老大哥的苏联,帮助中国推行了国家工业化,两国关系也处于蜜月期。
但是,即便中苏两国关系亲如兄弟,但是苏联对中国的核技术等一系列军事工业援助,却始终保留底线,关键技术始终不会教授给国内军工技术人员。
1958年,我国为加强国防建设,便提出建设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受制于美苏冷战影响)
虽然说,苏联派出专家团队指导,但是传授的都是老式潜艇技术,对于核反应堆设计始终守口如瓶,这对于研制国产核潜艇而言,毫无帮助。
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甚至冷语直言:核潜艇的技术太复杂,花钱太多,你们中国人搞不了,苏联有了大家就算都有了!
但是,中国政府,乃至整个中国军民,都对于研制国产核潜艇,抱有极大的信念,并利用有限的技术资料进行自研。
上世纪60年代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苏联便开始大规模,撤走国内的苏联专家和技术图纸,撤不走的图纸资料便就地销毁,而核潜艇研制进程便由此放缓。
当时,国产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才刚起步,而苏联单方面终止援助,西方列强技术封锁,导致我国陷入“无技术图纸、无机械设备、无成熟经验”的研制窘境。
面对这样的困境,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周总理也提出“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的方针,中国核潜艇便从此走上完全自主之路。
1958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的黄旭华,奉中央命令,率领719设计研究所参与国产核潜艇研制,自此隐姓埋名。
这一年,黄旭华34岁!
2.从玩具里杀出“血路”
在国产核潜艇研制初期,苏联专家撤走后,中国军工技术人员,连核潜艇都根本没有见过,也无法参考核潜艇的外形,手里不过有一张模糊不清的国外潜艇照片。
所以说,最初核潜艇建设时,我国科研人员完全是凭借想象来设计的,最后测量发现潜艇设计超重100多吨,根本无法下水。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幸运总是眷顾华夏,有个巨大的转机随即出现。
当时,刚好有外交官从国外回来,并带回了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本来是打算给孩子的玩具,却意外助力国产核潜艇顺利下水。
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
虽然说,核潜艇模型仅有30厘米长,但是却是等比例还原美国核潜艇,整个玩具由铁皮制成,制造十分精良,极大还原了美国核潜艇的内部构造。
黄旭华院士,在拿到玩具后可以说是如获至宝,便立即和科研团队将其拆解测绘,结合模糊的外国照片,终于完全自主地推导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体设计。
谁也不会料到,我国就是靠一个小玩具,完成中国首艘核潜艇的研制,而这个美国玩具厂商不久后便被起诉,他们的无意却帮助了中国核潜艇的诞生。
3.算盘上的“超级国家工程”
不过,就算是完成核潜艇的总体设计,研制建造才是真正的难事,特别是潜艇核反应堆,我国此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同时,建造核潜艇涉及数万组关键数据计算,但当时的中国仅有几台老式计算机,而且计算机主要是用于“两弹”工程。
所以说,核潜艇的技术人员,便用传统算盘和计算尺,来完成海量数据运算,为验证一个公式,黄旭华带人连续工作数月,将草稿纸堆满整个工作仓库。
然后,为了确保核潜艇的重量平衡,他们采用一斤一斤的计较法,逐一对近万吨的设备进行称重,将误差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1965年,在中央的支持下,国产核潜艇团队选定在四川夹江深山,建造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代号“九〇九”)。
在黄旭华的带领下,近万名科研人员、解放军官兵、工人,在荒山里住茅草屋、吃着粗茶淡饭,日夜奋战。
1970年7月,黄旭华带人顺利完成陆地模式堆的满功率高速运行,最终得以成功安置在091型核潜艇。
我们狠狠地打了苏联人的脸,我们不靠外国人,同样能够完成国之重器的建造。
1988年,中国核潜艇迎来首次极限深潜试验,而60余岁的黄旭华,却在众人面前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那就是亲自随艇下潜300米。
当时,考虑到核潜艇下潜恶劣环境,并不想让黄旭华冒这个险,但是黄旭华却义正言辞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有理由参与下潜试验。
最终,国产核潜艇第一次深潜试验成功,黄旭华也成为了全球首位,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
2025年2月6日,99岁的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与世长辞。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伟大缩影,让我们向黄旭华院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