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鲁孟琳

文学与地理密切相关,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靓丽的文化名片。2月18日上午,“城市一对一”交流创作周创作交流座谈会,在四川省作协启动。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鲁娟说,“这是用文学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也是挖掘全国散文诗领域内的青年创作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甘肃省作协副主席赵凌宏,甘肃甘南州作协主席希多才让,《格桑花》主编、“骏马奖”获得者杨晓贤,南充市作协主席瘦西鸿等多位作家、诗人参与了座谈。


《星星·散文诗》(记者翻拍)

据《星星》诗刊主编、诗人龚学敏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城市一对一”栏目由《星星》诗刊策划,每期在杂志上刊发两个城市的散文诗对话,目前第一期已经在《星星·散文诗》2025年1期推出,效果良好。


《星星·散文诗》“一对一”栏目目录(记者翻拍)

《星星·散文诗》编辑部副编审萧融说,“我们每期会邀请五位本土诗人与五位域外诗人结对创作,让‘他者视角’成为激活地域书写的钥匙。并通过这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发掘和培养散文诗人才,引导全国更多的诗人参与散文诗创作;再其次是写作者突破地域符号的平面书写,在最新作品中展现出历史纵深与当代精神的交融。不同地域的方言,往往能淬炼出不同的文字诗意。我们期待更多同仁加入这场文学远征,让写作突破地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