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影视形象 图侵删
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绍在东汉门阀体系中占有先天优势,这种关系网如果放在和平时期能快速积累政治资本。这一点,在他不到20岁便出任濮阳县长的职位,便可略窥一二。
这种身份带来的社会认同和合法性也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袁绍被推举为反董卓联盟盟主,便是因为“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可为盟主”。
但是当时间的轮盘转到了三国这种乱世,这种身份虽然初期可以为袁绍提供迅速壮大的原始资本,可是如果他依旧自恃四世三公的身份,高高在上,不能放下身段,这种身份反而会适得其反,逐渐成为一种拖累。
另外,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
“绍即逢之庶子,出后成。”
从中可知袁绍是袁逢的庶子,后被过继给其伯父袁成。袁绍生母是一位地位卑贱的婢女,身为庶出长子,这一身份让他在家族中的地位极为尴尬。
袁绍影视形象 图侵删
后来,他被过继给伯父袁成,在宗法意义上成为袁成的嫡子。表面上看,袁绍的身份得到了提升,然而,这一转变未能完全消除他身份上的困扰,其嫡出弟弟袁术,时常拿袁绍的庶出身份大做文章。
据《后汉书・袁术传》记载:
“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从“家奴”二字就能看出袁术对袁绍的成见!
在外袁绍是“世家领袖”,在内又因“庶子身份”遭受歧视,内外巨大的身份落差对其性格塑造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这种矛盾令他在不断割裂中挣扎,又在不断挣扎中愈发破碎!
袁绍影视形象 图侵删
作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袁绍的评价是:
“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
作为曾在袁绍麾下后转投曹操阵营的谋士,荀彧以其亲身经历和对袁绍的近距离观察,也给出了‘外宽内忌’的相同评价”。
袁绍的失败离不开他的性格缺陷。
而他矛盾的身份又是其性格养成的重要诱因,当然除了身份因素外,他还可能受到成长环境、个人经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