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去了



武汉莲华寺以异域风情走红网络,却一直未曾完工、开放,现在,终于可以进去参观了





早在去年夏天,汤逊湖小岛上,一座未完工的寺院就引发网络关注。在网上流传的照片中,寺院建筑砖石结构,白色拱券环绕,金色塔尖,拱门廊道,如梦似幻

这就是莲华寺,它远离市区,湖水环抱,气质神秘。当时想去打卡甚至无路可走,有人踏着泥泞上岛,最终只能在围墙外窥探。



小年那天,莲华寺办了一场年饭,这才大门敞开,对外开放。

目前,寺院仍未完全竣工,佛塔打围中,但大殿和广场已完工,普光明殿室内装修完成,访客参观无需预约

工作人员在寺院内卖香火,还有当地村民卖小岛上种植的“佛光菜薹”和“佛光冰糖橘”。





小岛叫观音岛,因岛上供奉观音而得名。

岛上莲华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最初名为莲花庵,后扩建成寺。当时的建筑好是传统中式寺院造型,后来渐渐损毁,如今仅留下少量遗迹,在新建的莲华寺广场背后,有人供奉香火。









重建后,莲花寺大殿前广场成为打卡绝佳机位,水天环绕,绯色夕阳洒在金色塔尖,白色回廊蜿蜒铺展,湖水缓缓拍打岸边,鸥鸟掠过,飘飘欲仙。





走进大殿,建筑内部是圆形空间,回廊环绕,顶部是圆拱顶。白炽灯映在光洁的石板地上,一片洁白,空间感无限拉长,你很容易走上一圈又一圈,仿佛这个回廊是无尽的。



回廊有多个出入口,通向不同的殿堂,供奉各种观音像。传统寺院的观音像多是单色或通体鎏金的,高高在上,而莲华寺的观音像,衣饰间交织青绿、朱红、宝蓝,动作生动,看书的,静思的,微笑的,动静皆宜。





有位妈妈带着小孩参观,“你看,这个观音在看书复习!你回去也要好好写作业听到冇?”

半圆窗前,纱帘轻垂,微风拂过,金色经文在光影间浮现。







大殿中央是普光明殿,高耸的曲面穹顶向上延展,流畅而完整,没有梁柱切割,使空间显得纯粹且开阔。

穹顶中央雕刻一朵巨大的莲花,层层花瓣舒展,金色线条勾勒柔和轮廓。





这里的工作人员并不排斥游客拍照,还有一位专门给游客介绍:“你拍一拍穹顶,很漂亮的,像星空,寓意佛经中的三千世界。”



看了莲华寺的照片,同事说她想起了南京的大报恩寺,两者都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寺院建筑的想象。

莲华寺的室内设计由Ontogenesis自在生成的欧阳李文和王猛操刀,他们曾设计了武汉403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则由另一个团队负责。

“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七八年。”王猛回忆道。





|| 接手莲华寺项目后,欧阳李文还在南宁青秀山观音寺旁设计了一家佛学咖啡店无畏咖啡,成了南宁游客必打卡的咖啡店。

寺院住持常去世界各地参与佛会,见多识广,对不一样的设计思维接受度高。莲花寺整体建筑不设传统飞檐斗拱,我一个外行一眼望去,仿佛塔尖有泰国大皇宫的影子,穹顶近似印度石窟,连廊设计与加德满都斯瓦扬布纳特佛塔相似,融汇世界多元建筑元素。

穹顶之上,隐藏着全套消防和通风设施。



||还未完工的佛塔由自在生成设计,作为藏经阁,内部更像音乐厅、博物馆、艺术空间,让大众能够轻松参观。

王猛和欧阳李文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考察了迪尔瓦拉耆那教寺庙、阿旃陀石窟、埃洛拉石窟……莲华寺的回廊设计采用了古印度洞窟半圆形回廊穹顶,普光明殿穹顶的装饰,与印度佛窟中的莲花图案、曼陀罗装饰异曲同工。



最初的室内设计方案更复杂,地砖嵌入夜光石,佛像嵌入墙体,与阿旃陀石窟风格更为相近,连廊光影设计亦更具星空意象。

考虑造价,后来方案有所调整,化繁为简。“好的寺院是由几代人修建的,比如龙门石窟,建造了一千多年。”欧阳李文说,他们在莲华寺付出十年,底子打得很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