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这样一位士兵。换上便装的他,在众人眼中就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但一旦换上军装,上至将军,下达列兵,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会主动敬礼,并尊称他一声“老班长”。

他就是入伍34年,先后参加28次重大军事行动,在实装操作训练中不曾犯过一次错误,有着导弹“兵王”之称的王忠心



王忠心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中人口众多,经济条件较差,他10岁时才被送到小学读书。1986年,初中毕业后的王忠心回到家中,下地干起了农活,帮忙分担家庭重任。

一天,王忠心见到了刚刚退伍回村的小伙子,在与他的交流中,王忠心萌生了参军的想法。很快,他便报了名,并顺利被部队招收,服役于第二炮兵某部。

入伍后,文化底子薄的王忠心为了能够不落于人后,他每天努力学习,以初中学历成功考上了二炮士官学校,学习发动机专业。

军校毕业后,因部队发展需要,他被分配到了技术营测控专业,全新的专业让王忠心的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测控岗位需要给导弹进行“全身体检”,这其中共涉及20多个学科,最开始接触时,王忠心当场懵在了原地。但要强的他,很快便重新调整自己,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一点点琢磨,请教别人。很快,王忠心便掌握了测控的工作内容,并在第五年当上了班长。

王忠心成为了二炮的一名“专家”,很多有关导弹内容的书籍,都被他翻烂了。他编写的《测控专业故障分析》更是成为了士兵们的必读书籍。

王忠心有多厉害呢?在一次发射演习时,就在不到三分钟的发射窗口期间,导弹突发异常。战士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在了原地,但王忠心却迅速反应过来并排除了故障。最终,导弹顺利发射命中目标。现场的一名领导见状,毫不吝啬地称赞道:

“这个兵不简单,他简直是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王忠心的专业是得到部队全体战士认可的。一次,班里来了一名测控专业的士兵,大家都认为王忠心肯定比不过了。没想到的是,在之后的一次考核中,他仍然以优异的高分稳居第一。对他来说,这些实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在他的手下演练过了无数遍,正是对自己专业上的执念,才让他得以在多年的工作中零失误,从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导弹“兵王”。

在王忠心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虽然一级士官长,但也是“兵”,服役期间最多在30年。2016年,服役期满后,王忠心已经做好了退休的准备,但部队却舍不得放他离开。于是,火箭军士官学校聘任他出任“客座教授”。

除了专业能力过硬外,王忠心还教出了两百多个徒弟,其中有不少人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拔。在军营中,王忠心可谓是“德高望重”,每个人见了他,都会尊称一声“老王班长”。这是大家对他能力的认可。



2020年,王忠心退伍。离开部队后,他回到了安徽老家,解甲归田,为老母亲养老,给她端水洗脚,在膝下尽孝。回归平静幸福的家庭生活后,王忠心始终不改军人本色,他直言:

“我虽然退休了,但在我的心里我仍然是一个兵,只要部队需要,我随时准备再出发。”

参考资料:北广人物2018年30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