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尚小云)
尚小云是京剧尚派的创始人,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高亢刚劲,念白爽朗明快,流利大方,韵白字清音朗,富有感情。
尚小云的经典代表作,主要有《昭君出塞》《卓文君》《双阳公主》《三娘教子》《林四娘》《秦良玉》《五花洞》等。
尚小云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有过两次婚姻,育有4个儿女。
特殊年代里,尚小云遭受摧残,上无片瓦,于1976年4月含冤离世……
01
(位于北京西城区椿树下二条尚小云故居)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祖籍河北南宫,1900年1月7日出生于北京市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场大院。
尚小云的祖辈显赫,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的后裔。尚小云的爷爷尚志全担任过清朝广东清远县县令。
尚小云的父亲尚元照在蒙古王爷那王府里打更巡夜,后改为当差,为王爷府采购书籍。
尚小云有1个哥哥1个姐姐,下面有3个弟弟。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尚小云的家被战火毁掉,举家陷入赤贫。
(童年尚小云)
1905年尚小云5岁时,父亲贫病交加离世。不久,尚小云的哥哥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后来尚小云的姐姐和一个弟弟又相继病逝,全家6个孩子只剩下了3个男孩。尚小云的母亲张氏悲痛欲绝,她靠捡破烂,给大户人家缝缝补补,艰难抚养3个儿子。
1910年尚小云10岁时,被母亲送到那王府里当书童。那王府包吃包住,每月还给尚小云微薄的薪水,他全用来帮助母亲养弟弟。
尚小云长得眉清目秀,做事干净利落,那王府上上下下都喜欢他。
那王爷喜欢听京剧,经常邀请戏班来府里演出。他见尚小云个人条件好,便想送他去学戏。
(位于北京宝钞胡同的今日那王府)
在旧社会,唱戏的被视为下九流,社会地位低下。尚小云好歹也算名门之后,母亲拉不下面子,但既然那王爷开了口,她只得遵从。但尚母对那王爷提了一个要求:尚小云身体孱弱,最好让他学武生。那王爷答应了。
不久,尚小云被送到北京的三庆戏班学戏。戏班班主叫李春福,尚小云跟他学了一段时间,后被李春福介绍到三乐科班(后改名为正乐科班)学戏。
三乐戏班是李莲英的继子李继良创办的,当年显赫一时。
尚小云一进戏班,就等于卖给了戏班,死伤、失踪,戏班概不负责。按戏班的规矩,尚小云与一帮孩子在“祖师爷”前面的筒子里抽名字。
(年轻时的尚小云)
尚小云抽到的纸条上写着“三锡”两个字,于是尚小云改名为“尚三锡”。
在三乐科班,尚小云先学武生,后学老生,最后跟着孙怡云学旦角。孙怡云帮他将名字改为尚小云。
京剧大约在1790年成型,清末之前妇女是不能登台唱戏的,戏里的旦角都由男人扮演,这类男演员叫男旦。
男人演旦角要下苦功夫,在老师的指点下,尚小云穿着木制的鞋子练跷功,10个脚趾甲很快就被磨掉了,鲜血淋漓。
尚小云练站跷功时,老师在他的小腿肚各绑一支锋利的竹签,他的膝盖稍一弯曲,竹签就会将膝盖后面的皮肉刺破。
尚小云的恩师孙怡云(1880-1944)
一段时间下来,尚小云膝盖后面的皮肉被扎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练习跑圆场时,老师在尚小云的两条大腿间夹一枚铜钱,铜钱落地,尚小云就会挨打。
冬天,尚小云在寒风里练习跑圆场,脚上生满了冻疮,脓血直流。
尚小云的眼睛不大,为了练习眉目传情,老师晚上手里拿着一支香,让尚小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他的眼珠要团团转,以致眼睛红肿流泪。
学戏的日子里,尚小云每天都是在苦和累中浸泡。一些孩子受不了这种苦,有的被家人赎回了,有的逃走了。
尚小云想到自己学好戏就能登台表演,帮母亲挣钱养弟弟,从不叫一声苦。
02
一天,老师教尚小云唱戏,尚小云由于早起练功,睡眠不足,精神有些倦怠。
老师拿起手里的戒尺,朝尚小云的肚子狠狠戳去。瘦骨嶙峋的尚小云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竹布小褂,戒尺戳进了尚小云的肚皮里,鲜血顿时将他的布褂染红了。老师将戒尺从他肚皮里拔出来,尚小云疼得昏死在地。
老师骂尚小云装死,还要用脚踢他,几个同学跑过来护住尚小云,将他送往医院。
由于送医及时,尚小云侥幸保住了性命。但这次伤害,给尚小云留下了后遗症,他动不动就打嗝,到死都没有治好。
(尚小云《白蛇传》剧照)
打尚小云的这位老师名叫唐竹亭,脾气极其暴躁,孩子们背后给他取绰号“唐扒皮”。
尚小云后来成为一代京剧大师,并没有记恨唐竹亭,反而在经济上资助他。唐竹亭哭着向尚小云说对不起,尚小云回答道:没有你当年的严厉,我也不会成名成角。
在三乐戏班,尚小云与荀慧生、赵桐珊结成了生死兄弟。
荀慧生性格温顺内敛,尚小云性格刚烈,两人都是1900年出生的,荀慧生比尚小云大两天。
由于尚小云主意多,性格倔强,加上荀慧生在家里排行老二,他反而叫尚小云大哥。
荀慧生的师父名叫庞启发,庞启发的儿子庞三秃也与尚小云、荀慧生一起学戏。
庞启发的心又狠又黑,为了让荀慧生帮他演出挣钱,他迟迟不让荀慧生出师。
庞启发带荀慧生出去演出,不给他一分钱的酬劳。为不让荀慧生逃走,庞启发平时将他关在屋子里。
尚小云同情荀慧生的遭遇,1915年的一天,趁庞启发的妻子、儿子外出,尚小云帮助荀慧生从庞家逃了出来。
(早年荀慧生)
后来在班主李继良的调解下,荀慧生与庞启发达成协议:他再给庞启发唱两年戏,但庞启发应当将演出收益的一半交给荀慧生。庞启发同意了。因此荀慧生与尚小云结下了生死之交。
尚小云是京剧奇才,8岁开始登台唱戏,12岁就在北京有名的广和楼戏院成名。
1914年,14岁的尚小云与70岁的京剧名家孙菊仙同台演出,轰动北平。
同年,《国华报》举办伶童竞选,尚小云当选第一伶童。
1916年,尚小云出科了,加入有名的戏班——春和社,他随戏班去上海演出,轰动上海滩。
(照片中的人都是尚小云)
1917年,北平的《顺天时报》公开投票选举伶界大王,尚小云以152525票当选为童伶大王,梅兰芳以232856票当选为男伶大王,刘喜奎以238606票当选为坤伶大王。
03
1918年,尚小云刚18岁就结婚了,婚姻是母亲包办的。他的妻子名叫李淑卿,1898年出生于北京,比尚小云大2岁。
婚后,尚小云夫妇生下女儿尚秀琴,后又生下儿子尚长春。李淑卿善良贤淑,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儿女,侍奉婆婆,任劳任怨。
尚小云开始对李淑卿没有感情,生儿育女后,妻子的贤淑渐渐感动了他,尚小云在心里接纳了李淑卿。
(尚小云与妻子李淑卿)
由于妻子贤淑,尚小云一心扑在京剧事业上,先后排演了《摩登伽女》《卓文君》《红绡》等新编京剧。
1922年,尚小云成立了自己的演出团体“玉华社”,马连良与他一起演出,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27年,北平《顺天时报》举办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让读者公开投票。
梅兰芳凭借《太真外传》,尚小云凭借《摩登伽女》,程砚秋凭借《红拂传》,荀慧生凭借《丹青传》,当选为京剧“四大名旦”。
1928年6月,《戏剧月刊》发起以“四大名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读者纷纷撰稿,称赞尚小云如芙蓉,光艳惊绝。
1930年,刚劲挺拔、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尚派艺术,基本成型了。
正当尚小云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悲痛猝然来袭。原来,尚小云的妻子李淑卿的身体一直不好,1930年5月28日不幸病逝,年仅32岁。
李淑卿早逝,留下了一双嗷嗷待哺的儿女。这时尚小云的儿子尚长春才2岁多,30岁的尚小云年纪轻轻丧妻,生活一地鸡毛。
生活中的尚小云眉目俊朗,西装革履,称得上美男。他有名气,经济条件优越,很多名门闺秀得知他丧妻后,托人保媒想嫁给他。
还有少数大胆的女孩主动找到尚小云的母亲,要求与尚小云结婚。
尚小云对再婚很慎重,最终选择了普通女子王蕊芳。王蕊芳是梅兰芳姑母的女儿,姐姐王慧芳是著名京剧演员。
王蕊芳性格和善,能干贤淑,她原本是一个未婚女子,嫁给二婚的尚小云,一进门就做后妈。
婚后,王蕊芳又为尚小云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尚长麟,小儿子叫尚长荣。两任妻子共为尚小云生了4个儿女。
(左为尚小云的母亲张文通;右为尚小云的第二任妻子王蕊芳)
刚与王蕊芳再婚时,尚小云还担心与前妻生的一双儿女受委屈,但很快他的顾虑就打消了。
王蕊芳年龄不大,但母爱爆棚,对自己的一双儿女和继子继女一视同仁,家庭关系和睦。王蕊芳的贤淑也赢得了尚小云的尊重和爱。
尚小云是大孝子,他成名后还要挨母亲的打。母亲个子小打不到他,尚小云跪着让母亲打。
尚小云喜欢穿白皮鞋,母亲说白色不吉利,不让他穿。尚小云穿黑皮鞋出门,出了院子他换成白皮鞋,回家进门前,他再换成黑皮鞋。
04
尚小云出身贫苦,特别同情弱势群体。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担任梨园工会会长,每年都要组织义演,为穷苦同行筹集过年的生活费用。
周信芳(1895年1月14日-1975年3月8日)
周信芳刚从上海来北平演出时,遭到同行的排挤,尚小云每次都去为他捧场。
著名的武花脸演员范宝亭年老后穷困潦倒,去世时连棺材都买不起,尚小云出资帮他料理后事。
尚小云的仗义疏财在圈内尽人皆知,经常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登门向他求援,尚小云总要给人家5块大洋。
当时2块大洋就能买一袋洋面,35块大洋可以买1两黄金,尚小云出手如此阔绰,赢得了“尚大侠”“尚五块”的美名。
(1938年荣春社师生合影)
那时有很多穷苦孩子想学戏,可求学无门。1937年,尚小云在北平创办了荣春社,为此他卖掉了北平的7套房子和一辆汽车,全部用来办学,让穷苦孩子学戏。
到1938年,荣春社已有200多个学生,学费分文不收。尚小云将每个学员当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非常严格。
尚小云的儿子尚长春也在荣春社学戏,儿子犯了错,他打得更狠。
尚小云一天要往荣春社跑20多趟,自己的儿子和学员表现不好,经常挨他的打。
他在外面打学生,妻子王蕊芳就在家里打鸡蛋。她将蛋黄倒掉,只留蛋清,孩子们挨过打后,王蕊芳会将蛋清涂抹到他们身上消肿。
荣春社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尚小云演出撑着,他请了3名裁缝给孩子做衣服,还请了16个厨师给孩子们做饭。
孩子们学戏1年多后,有的就能登台演出了。荣春社先后培养了400多名学生,后来成名的主要有杨荣环、孙荣蕙、马长礼、方荣翔、崔荣英等。
吴素秋、童葆苓、张君秋、李世芳等京剧名家,也得到过尚小云的亲授。
尤其是张君秋,对尚小云终生难忘。张君秋当时家境贫寒,尚小云经常让他来家里学戏,遇到饭点就留他在家里吃饭。
尚小云还多次带张君秋登台演出,为他甘当绿叶。
1937年北平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尚小云坚决不给日本人唱戏,为了鼓舞民众士气,他演出了京剧《抗金兵》。
1948年,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造成民不聊生,荣春社被迫关闭了。多名学员说,他们在荣春社学戏,像长工一样受到尚小云的剥削和压制。
这话伤透了尚小云的心,为了办学他几乎倾家荡产,没想到这些学员如此不感恩。
(尚小云)
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尚小云也获得了新生,与梅兰芳、程砚秋等人一道,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
同年,尚小云在北京成立了尚小云京剧团,他出任团长。
期间,尚小云两次为总理演出《四郎探母》,得到了总理的高度好评。
1959年,尚小云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往陕西省工作,后担任陕西京剧院院长、陕西戏曲学校校长。
(1962年,尚门昆仲聚集西安,为尚小云的舞台艺术片配戏,左一为尚长荣)
同年,尚小云将自己珍藏了大半生的字画、玉器,全捐给了陕西省博物馆。共有66件,包括元代的画作,郑板桥、金圣叹、史可法等人的书画作品,件件价值连城。
05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尚小云最先遭受冲击。陕西省京剧院贴满了他的大字报,一些同事将他当做敌人,想将他置于死地。
4个男人抓住尚小云的四肢,往他将大卡车上一甩,然后将他拉走批斗。这些人给他编织罪名,说尚小云在北平沦陷时担任梨园会的会长,该组织由日本人组织的新民会管辖,尚小云有汉奸嫌疑。
著名京剧演员徐碧云是副院长,与尚小云一起被批斗。
(徐碧云(1903年一1967年)与弟子合影)
京剧院几个年轻人让尚小云和徐碧云站在3张搭起来的椅子上,逼迫他俩大声骂自己、侮辱自己,谁不骂自己,他们就将椅子踹翻,让他俩摔下去。
徐碧云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声音不大,几次被他们踢翻椅子摔下来。他摔在地上站不起,几个青年就脱下鞋子抽他。
为了让徐碧云少受点罪,尚小云用恶毒语言侮辱自己,围观的人拍着巴掌笑,往尚小云身上扔垃圾,泪水在他眼里流淌。
(尚小云《秦良玉》剧照)
当时,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给尚小云列了几条罪状:
一是尚小云出身不好,要他与家族划清界线。
二是尚小云与反动文人金圣叹一起合谋反党,他必须老实交代。
三是尚小云与慈禧太后一起乱搞男女关系,逼他将经过写清楚。
尚小云针锋相对,一一进行反驳:他先祖担任平南王已是300年前的事了。
二是金圣叹1661年就去世了,他是1900年生的,自己怎么与他一起反党?
三是慈禧太后去世时,自己才8岁,怎么跟慈禧乱搞男女关系?
尚小云的反驳让围观的人哄堂大笑,一些人脸上挂不住,又疯狂殴打尚小云,打得他起不了身。
此后,尚小云被安排扫厕所、清理垃圾。他每天推着一辆小车去各地收拾垃圾,然后将单位的厕所清理得干干净净。
有人故意刁难尚小云,说厕所里有臭味,用恶毒语言骂他,还打他。
06
陕西京剧院的女演员孙明珠曾跟着尚小云学戏,尚小云即便被批斗、挨打,还偷偷指点孙明珠。孙明珠帮不了恩师,经常独自伤心落泪。
(尚派传人孙明珠)
(孙明珠)
那时尚小云一家被扫地出门,住在一间小屋里,每月只发给他们36元生活费。6根筷子、3个碗,就是当时尚小云的全部家当。
尚小云一心想回北京,却回不去。
1974年,尚小云患上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疼得睁不开。他来北京看病,却没有落脚之处。他曾教过的吴素秋冒着巨大风险,将尚小云接到家里,给他做了一顿饭。
(尚小云与妻子王蕊芳摄于西安菊园)
尚小云和妻子一边吃一边掉眼泪,他没想到自己堂堂正正一生,却落得这样的结局。
1976年3月,尚小云因胃疼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他的子女和一个跟了他多年的秘书,在病房陪伴他。
尚小云住院一个多月里,没有任何一位领导和同事去医院探望他。
(尚小云晚年练功照)
4月19日,尚小云不幸因病离世,享年76岁。家人为尚小云举办遗体告别仪式时,陕西省、西安市没有任何一位领导到场,现场冷冷清清。
1980年,相关部门为尚小云平反昭雪,他的骨灰被移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而陕西省有关部门在尚小云的悼词里这样写到:政治尚属清白,工作基本积极。
梅兰芳的儿子梅绍武心痛到极点,将悼词做了修改,将“尚属”“基本”等词去掉了,然后请文化部领导过目。文化部领导说:就按修改后的悼词宣读。
一代京剧大师尚小云一生传奇,为我国的京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给予了他公正的评价。
(尚小云与儿子尚长荣)
(尚长荣近照)
尚小云的4个子女中,3个儿子尚长春、尚长麟、尚长荣都是京剧名家。尚长春担任过黑龙江佳木斯京剧院院长,1993年去世。
尚长麟是著名的“尚派”传人,1983年突发脑溢血离世。
尚长荣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担任过陕西京剧团的副团长,今年已经85岁了,仍健在。
如今尚小云虽然已经去世49年了,但他创立的京剧“尚派”艺术还在被一代代传人传承、创新。他脍炙人口的唱段和塑造的经典角色,永远被戏迷铭记和喜爱。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